触乐夜话:游戏的问题有时也是哲学的问题

触乐夜话,每晚为您盘点与游戏相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记者生铁2016年05月05日 18时40分
触乐夜话,每晚为您盘点与游戏相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图/小罗

小罗画的图,我不告诉你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当你一旦让人失望了几次,后面你就会一直让人失望?

这鸟还可爱吗?
这鸟还可爱吗?

Rovio的愤鸟系列新作《愤怒的小鸟冲冲冲》,我应该是两周前就玩到了。虽然和我预料中的一样失望,但是比我预料的失望还要失望一点点,这还是让我暗暗有点心痛。像《愤怒的小鸟变形金刚》这样的游戏,虽然玩法也不是原创,但好歹还有那么一点点新鲜感,而《愤怒的小鸟冲冲冲》却连这么一点新鲜感都不能带给我。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晕车晕船时常常抹的风油精——抹得多了,反而一闻到这个味道,就已经开始恶心了——防晕的药反而让你先晕了。愤鸟系列也是这种感觉,还没玩,看到红色的小鸟这个造型,先就厌倦得一塌糊涂。

这个游戏让人联想到《怪物弹珠》也就罢了——毕竟它好歹和初代一样也算是一种弹射类的游戏,然后游戏开始后的手感之差,让我不敢相信。按住小鸟下拉,瞄准弹射方向后,玩家松开手指本来小鸟应该快速弹射出去——当时游戏竟让这个小鸟倒计数3、2、1然后再自己弹出。

你能想象自己在打台球的时候凝神屏气打出一杆好球后,过三秒那球才动吗?你能想象你鼓足勇气突然吻了你的梦中情人一下,过了3秒她才看你一眼吗?你能想象你在《全境封锁》里冲敌人开了一枪然后过了3秒对方才倒下吗——这是网速延迟了好吗?!

为了大电影,和麦当劳展开合作,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为了大电影,和麦当劳展开合作,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反正多的就不说了吧。这个游戏也是配合大电影推出的,还搞了一些游戏内的联动什么的。但突然连这个收尾也懒得写下去了。

能被治愈的创伤都是真的创伤吗?

这两天触乐报道了两个新闻——《你玩的每一局都在协助对痴呆症的研究》《当代游戏如何为美国老兵治疗战争创伤》。新闻本身毫无问题,我也对这两个新闻非常有兴趣。不过看过之后,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是个资深玩家,按现在不太流行的说法,是骨灰级玩家。从小玩游戏,我深刻清楚游戏对人有哪些好处和帮助——随便举个小例子,玩过多年游戏后,我从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变成了一个“从桌子上掉下去的东西永远可以被我在半空抓住”的人。甚至夸张的是,有时我坐在餐厅自己的桌子边上,看到别人的桌子上有东西掉下去也会很失态地叫出声,因为我的身体本能想去抓那个东西(这么说好像偏离了游戏的好处而显得我像个变态?)——这就是一个所谓的快速反应能力。是的,这就是游戏给我的其中一个好处。

但达成这个好处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我其实是一个沉迷游戏的人,我花了大量时间在游戏上——换句话说,我做了大量的游戏训练。所以,当我看到有人用游戏来治疗或者训练某一类人恢复某一种功能时,常常会想到那些说“吃某种食物富含某种元素”的广告,是的,这些食物确实富含某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但是如果要让这些元素对人体产生作用,你必须同一时间吃很大量的这一类食物。

如果游戏真能延缓人的脑衰老、真能调节伤残者的心情,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长时间的玩、像训练那样玩才行。

连续玩25个小时的VR游戏是否意味着你对VR游戏的认识就一定比玩了25分钟的人要深?

The Next Web网站报道了一个叫Derek Westerman的哥们玩了25个小时的HTC Vive虚拟设备,并因此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哥们玩的是那个在虚拟空间里画画的游戏——是的,这个设备我触的同仁也买了——恰好这两天我们也都有幸试玩了——每个戴上这个设备的人都被同事拍了可笑的照片,所以也都扯平了。正如我一个同事所说——每个玩VR设备的人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就是在亲朋家人面前丑态百出。

尽管触乐之前对VR设备的报道已经足够多了,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其他方面的报道也足够多了,不过通过这个当下最好的VR设备,我作为一个骨灰玩家(又来了)还是嗅到了一种特别不一样的气息,就像你在串儿店刚坐下来,突然闻到了一股很浓的厕所的味道一样——总之很不一样。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这个东西离成熟还有几年的距离,这个转型期就像游戏从2D到3D的转化,一旦成熟了,就会有特别不一样的可能性。

“我VR设备都戴上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我VR设备都戴上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最起码,不会像这个连续玩25个小时VR的家伙那样,玩到吐。

今天我被《神秘海域4》刷屏了

这只是一部分
这只是一部分

我今天的社交媒体被各大游戏网站对《神秘海域4》的报道刷屏了。听说Gamespot给了100分的满分——这没什么稀奇,IGN在3代就给过满分。《神秘海域》是一个不错的系列。

0

记者 生铁

post-boy@263.net

我从事的职业只比媒人多个“体”字。

查看更多生铁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