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无神论者的DND

至少在游戏里,我绝不想认同任何宗教、信仰与神明。

编辑王恺文2017年04月19日 16时57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墙头大师小罗

上周末,我在Steam上买了刚刚发售的《异域镇魂曲》重制版,顺便又重温了《博德之门》重制版和《无冬之夜2》。

我玩这些DND(就是“龙与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背景的游戏,只要能自己建人物卡,一般来说只玩法师。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这些老游戏打击感堪忧,近战动作比较单调,在伪即时制、真回合制的战斗系统中,法师远程放法术的体验会好一些。当然,我在《无冬之夜》第一代里也试过盗贼build,因为这一款的近战体验甚至比《无冬之夜2》都要好。

“艾伐黑触手”是我必学的法术……

另一个原因是,我是个坚持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者,所以即便牧师、德鲁伊之类的build也有远程的神术、法术,我一般不玩。在其他西方奇幻背景的游戏中,比如《龙腾世纪》系列,只要和宗教、信仰、神明沾边的职业,我都不乐意碰;所有剧情中涉及站队的事情,我都倾向于站在宗教和神明的对立面上,《龙腾世纪2》里我坚决支持安德斯炸掉圣殿,即便这事儿会让某些队友反目。

别扭的安德斯

在DND的体系里,法师基本上算是唯物主义者了——当然我是说我比较熟悉的二版和三版规则,四版之后有乱搞的东西那再另说。把点数加在智力上,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从中获得能力,哪怕这个过程非常艰辛,也胜过去当求神拜佛。

我最初接触“魔法”这个概念,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哈利·波特》系列已经在中国出版了。我每周日都去新华书店看书,站一下午,花了一个月读完了当时市面上有的前三部。看完了感觉很棒,一个神秘的新世界在我面前展开了,只是有一点很不满:哈利·波特同学为什么不认真学习魔法呢?作者为什么不多写一点“魔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解决问题关键要素的是勇气与爱,而不是知识?

我最初看的是这个版本的封面

我第一部读完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的《神秘岛》,之后为了尼摩船长又去看了《海底两万里》,那个时候我大概二年级,觉得世界上最强的人就是尼摩船长那种自己造潜艇对抗英国殖民者的智力型英雄,次一点的是那群流落荒岛还能生存下来建立新家园的工程师和博物学家。所以哈利波特同学虽然也很棒,但“勇气和爱”让他显得非常弱鸡。长大以后我当然意识到“勇气和爱”也很重要,但还是更中意尼摩船长,以及所有娱乐作品中的智力型英雄。

1954版《海底两万里》电影的尼摩船长(最左边)

2003年的漫改电影《非凡绅士联盟》,尼摩船长造型比较印度,但也算是接近原著设定

我对神灵、宗教、信仰的厌恶还来自于另一部小说《亵渎》。2008年左右我在网上读到了这部创作于2003年的作品,开篇就是主角强奸妇女、栽赃陷害,差点让我弃坑。但这本书越往后读越棒,中后段揭示了作者构建的多元宇宙图景:“光明神”所期待的理想世界,就是只有信徒存在的世界,这些物种存在的唯一目的、生命的全部内容就是赞颂神的伟大,充当信仰的电池。神明们榨干一个位面后,就转向下一个位面,原来那个世界就会变成死亡之地。

在这种巨大、无可战胜的、因信仰而拥有合法性的威权面前,主角的“无恶不作”简直渺小得可笑。

后来我看了一些DND题材的网文,大部分穿到费伦的现代人主角都选择当法师,次一点的也要是术士。对此DND网文圈自己的说法是:“一个现代中国人一般都受唯物主义影响,更倾向于去研究世界的客观规律。”而这些法师,一般都会痛婊海姆、兰森德尔这种守序善良的神明,跑到无底深渊去和格拉兹特做交易。

DND的多元宇宙图景。国内DND网文特别喜欢“印记城”,也是深受《异域镇魂曲》影响

实际上DND在欧美发行的小说、游戏里,神明的形象也全无神圣色彩,不然也不会有九宫格划阵营。“动荡之年”里神明坠入凡间,三个凡人糊里糊涂封了神,“魔法女神”也不过是魔网的管理员,换人了还得遮遮掩掩。国外的宗教保守势力也对DND相当不满,怒斥其教坏青年。

当年在美国,教会和家长联合出品了一本指责DND“亵渎”的专著

然而我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喜欢DND,它用虚构的形式刺穿了宗教外面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虽然为了妥协,也有无信者死后灵魂要被挂城墙的设定。在一个有神的世界,神明和宗教是如此不堪,那么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事情也就是这个样子。

2012年左右,我在学校里选修戴锦华老师的文化研究课程。戴锦华老师讲课时举了一个例子:她去非洲考察,当地正在闹饥荒,妇孺和老弱的尸体就倒在路边,这个国家的粮食无法自给,优质耕地里种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针叶樱桃,这些针叶樱桃会运到欧美进行加工,做成保健产品,供欧美的中产们补充维生素。

有人听完这段以后去退课了,我则去重读了《亵渎》。《亵渎》的作者烟雨江南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新华社当记者,后来去英国读了金融硕士,回国后在投资行业工作多年。2003年他写这本书时,你可以读出他眼中的那个世界。后来我本科的毕业论文就是分析了DND网文和《亵渎》,题目叫《多元宇宙中的权威困境》。

还真有人用DND九宫格做过这个

这里可能有点扯远了,我是想说,宗教、信仰、神明这些概念,对我来说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宗教思想”和“宗教哲学”还能接受一些,一旦变成政治经济实体,它就很令人戒惧——当然我对于作为个体的信徒朋友一贯抱着友好的态度,我的亲友中各种主流宗教的信徒都有。我可能对宗教无可奈何,但至少在游戏里,我绝不想认同它们,这可能听起来有点中二,可是有一句歌词听起来更中二呀: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4

编辑 王恺文

wangkaiwen@chuapp.com

为什么窗帘是蓝色的?

查看更多王恺文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