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一周评论精选(Issue 90)

我们的手机里有很多联系人,但却没有很多聊天记录,我们想要去互相了解,才会发朋友圈、看朋友圈,但想聊天却找不到时间,想交流却找不到话题,一次次被那些“好友考验”的H5打败。

读者杨柏柠2016年03月21日 14时44分

本周的精彩评论越来越多,选择优秀评论也变得更加困难。无论如何,这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儿,真希望每次写评论精选的时候都有这么幸福的烦恼呀。

上周我们为纳米玩具箱老爷送出了一款《请出示文件》,关于这款游戏我们曾经说过许多,还没尝试过的老爷不妨试试看。希望本周各位也能积极领奖呀!

本期评论精选的奖项设置不变:在所有评论中评出一条“最佳评论奖”和3条“优秀评论奖”。各奖项得主请通过QQ群(群号:327162570)与我们取得联系,最佳评论奖得主将获得50元以下正版iOS游戏一款(请根据自己喜好任选,下同),优秀评论奖得主将各获得30元以下正版iOS游戏一款。

那么本期评论精选正式开始!

 

本周优秀评论

NTR 评论了文章《是谁造就了〈全民三国大战〉》

文章尽量很平和很小心不带恶意去评判这个团队了,当然,恶意你还是能从文末筛选出来的那些与现实充满矛盾的情怀冲突体现出来。

我为什么对国内手游行业特别感兴趣?因为这个行业几乎就是一个中国模式的缩影,上面富丽堂皇,每个月几乎都有高大上评奖宣讲,不断制造各种“供给侧改革”式的概念,分享成功经验,试图让更多资本汇聚到这个圈子里头来。而这个行业的底端是一群挣扎求存的人,或者说,TA想象自己是在挣扎求存,上有老,下有小,嗷嗷待哺,挣不回几百万,买不了房子,女朋友就要嫁给别人,很可怜的。“自我正当化的倾向”不是只有贵国游戏业才有,贵国建筑业,贵国餐饮业,可能最近特别是贵国的互联网金融业,是更广泛存在的。

我知道我做的事情不地道,我知道你们了解了真相会看不起我,但难道不是这个社会(大公司,大渠道)逼迫着我这么做的吗?“市场在那里,一切都遵循着竞争规律,我们只是其中一个”,不这么做,我们这样的小业主很可能就要死亡,然后我养不起车,供不起楼,社会地位会下降,丈母娘看不起我——这个社会欠TA一个成功。

老实说,即使你再怎么咒骂这样的产品不要脸,也改变不了《全民三国大战》一定会受到发行和渠道热捧的现实,大家都背着KPI,都在寻找下一个爆款,想要拿更多的奖金,养家,糊口,换车,背后有一股源动力在驱动你做出这些选择,所以你在中国不可能像在Supercell那样做游戏,只能像这位Alan先生一样,活在一种精神分裂里。

而站在分析的角度还是奉劝一下对这款产品感兴趣的发行,《皇室战争》的玩法与开箱等待机制只是一层皮毛而已,这个产品的精髓在于强大的服务器支撑与联网对战优化能力,早期大量真实玩家的获取,庞大的云视频存储库与播放负载,三周你可以把一个产品的美术表现彻底还原《皇室战争》,但背后这些东西没有《部落冲突》和《海岛奇兵》练三年手,想要弄出“差不多”的体验恐怕都是做不出来的。

之所以这个产品要搞得这么像,还要“泄漏”,让大家装个模样集体审判高潮一番,很可能是为了抬价。

不要一时兴奋入手了鄂尔多斯的楼盘。

木瓜:《全民三国大战》这款游戏从问世时起,就伴随着行业内的舆论与关注。上周读者们对于这款游戏的争论之热,甚至超过了对《皇室战争》讨论的热度(我为什么要说甚至)。

虽然文章中这位Alan先生表述的焦点关注在游戏“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及“是否是山寨”这两点。但其实,一开始引发爆点的并不是“有多像”的问题,许多参与话题讨论的老爷都有过“很多换皮已经在路上”一类的观点表达,说明从业者在意的并非是否山寨本身。如果你关注过事件刚刚发生时的舆论走向,你会发现许多人都在吐槽“中国速度”。

我不确定这款游戏是否完整到足以匹配人们的咋舌,但毫无疑问的是,在追求速度的舆论场上,它已经战胜了它的竞争对手们,得到了足够多的关注。

在这一现象的基础上,用道德去批判是容易的,也是于事无济的——因为行业的底线之低似乎是一个共识,道德批判并不是让舆论爆炸的本来原因,而只是人们对于一个热点事件,站在安全的制高点宣泄情绪的自然结果。

那么从一个功利的角度来看呢,这样的一款游戏就值得赞颂和效仿吗?可以预见,在这样一场舆论狂欢之后,其它在路上的竞争者恐怕难以制造如此的舆论效果。NTR老爷表示,这样的舆论很可能是为了抬价,我们不妨假设它不仅是这样,假设它完完整整地完成了,那么其它人呢?

Alan和他的团队凭借加班加点的“努力”和一些巧妙的经营手段取得了最高的关注,背后却是无数同行无声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胜利的脚下,踩的全是同行的心血和尸骨。不幸的是,市场不排斥这样功成名就的故事,不排斥成王败寇的逻辑,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胜利都能给他们的制造者带来财富。

但山寨的速度与质量,在中国想要比过其他人,也没那么容易。反而是“原创”和“情怀”的门槛越来越低,且还容易得到玩家的爱护,在山寨路上苦苦求索的人未尝不能一试。你知道那些粉丝们是怎么说的:“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

 

PIA 评论了文章《女性为何迷恋虚拟男友:逃不出老娘的手掌心》

我实在不知道在社会观念给予的压力、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之下,被压抑却又有幸没沦落到歧视的绝境里的姑娘们,要优秀到何种程度,才能得到和游戏里得到的一样多的尊重和承认?

至于在游戏里占据支配地位——我一个姑娘,现实里不把我感受当回事的情况多了去了,我还不能有点野心了?

另外我还真遇见过让我本能厌恶的毒舌傲慢的类似“虚拟男友”的角色,讲真,删游戏的那一刻挺爽的,跟扇他一脸大耳刮子一样爽。

木瓜:姑娘真是快人快语,不知道看完原文的其它玩家们是否有同样的心声呢?

原文评论中,许多读者老爷都表示了对文章观点的不满,坦白说,这篇文章的一些观点我也难以认同。比如文章中表示,“但女性与游戏中虚拟男友之间的爱情越深厚,对现实爱情的欲望就越弱”,而下文给出的证据支持仅仅是“近40%日本千禧一代中的单身者对发展恋爱关系不感兴趣”和“美国单身公民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已婚公民”:前一份数据全部采样于“单身者”,后一份数据表示的也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更别说恋爱与婚姻在概念上本来就不相同。两份数据都无法说明“女性对爱情的欲望弱”,也毫无可能将这个作者自己作出的结论归因于恋爱游戏。

考虑到文章是一本时尚杂志对女性玩游戏的关注,文章存在的本身比它所表达的观点可能更重要。但无论如何,作出这样的结论都是轻率的。

与其费心思暗示恋爱游戏是破坏现实恋爱的洪水猛兽,不如多多关注虚拟恋爱的用户体验。mine老爷在评论中表示,男性面临的压力和被尊重的需求也不能忽视。我看这样的虚拟恋爱还是内容更丰富、体验更愉悦才好,才能带给玩家们更多更多的被爱的体验,而不是让人只在删游戏的时候获得快感。

 

大西瓜焚岚 评论了文章《南非:游戏是奢侈品,至今未出现过一款真正的南非游戏》

嗯,中国也很少有面向本土玩家的游戏。

另外看一些文章说解除种族隔离以后,白人变成了弱势群体,工作机会和上升通道被黑人占据了,这也是南非不进反退的原因。

另外,说到南非的流行文化,2013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Searching for Sugar Man》讲了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在底特律名不见经传的音乐人的作品,在南非爆红,然而本人在美国并不知晓。

木瓜:我想说句题外话,编译这篇文章的等等老爷最近编译的文章都好劲好有趣,上面的那篇关于虚拟游戏的文章也是由她完成,接下来的文章真是让人期待呀。

南非、俄罗斯、墨西哥,这些市场对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我想对很多人可能都是这样。感谢我被生在现代社会,虽然仍有不便之处,比如大西瓜老爷所说的那个底特律音乐人的故事,但能触碰到这些遥远地方的新闻和知识,我已经十分感激了。

 

本周最佳评论

小学提督小光头 评论了文章《新世代的第一步:任天堂首款手游〈Miitomo〉上线》

补充: 我们的手机里有很多联系人,但却没有很多聊天记录,我们想要去互相了解,才会发朋友圈、看朋友圈,但想聊天却找不到时间,想交流却找不到话题,一次次被那些“好友考验”的H5打败。Miitomo是基于这样一种洞察所产生的产品。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来思考,它的功能无非是填写表单、上传、反馈,但一个好产品要解决的问题绝对不是某个功能的实现,而是人的情感。

木瓜:虽然这款Miitomo我加载了很多次都没能成功进入游戏本体,但我还是从同事和朋友们分享的欠欠的装扮里获得了许多乐趣。

job-160318
你看我们新的招聘banner……

光头老爷的这则评论带来了难得的平静与思考,不仅对于游戏产品,也对于我们自身。有催促我加入游戏的朋友说,“快来找我玩呀,我这里加不到好友,我的小人一直在家里生气!”产品功能固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对现实中孤独的我们的映射却更真实。

我好期待通过游戏增强和朋友们的感情,也好期待早点进入Miitomo,看看自己和朋友们在那里的属性和模样。

0

读者 杨柏柠

yangbaining@chuapp.com

Long live the April Fool.

查看更多杨柏柠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