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痛的领悟。
(本文涉及剧透,请酌情阅读。)
上个周末,我和好友花了大概7个小时,通关了《逃出生天》(A Way Out)。这是一款2018年的老游戏,开发商是Hazelight Studios,就是做出了大名鼎鼎的《双人成行》《双影奇境》的那家。我和朋友之前在玩《双人成行》《双影奇境》的时候,偶尔会找到关于Leo和Vincent的彩蛋,彼时我还不知道这两个吵闹的男人就是《逃出生天》的主角。
故事是从监狱开始的。Leo原本是Harvey的小弟,两人偷了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并找好买家销赃,但在交易过程中,Harvey突然黑吃黑,杀掉了买家。买家也不是简单的人物,他其实是警方安排的诱饵,警察本打算借机寻回钻石,再将罪犯抓捕归案的,可这一意外打乱了他们的行动。一片混乱中,Harvey带着钻石逃跑,Leo成了被留下的替死鬼。
Vincent的背景相对普通,他是一位银行职员,因为一起案子被Harvey陷害入狱,就住在Leo的隔壁牢房。由于两人有着共同的仇人,一番摩擦试探过后他们就顺利组队,打算一起逃出监狱杀掉Harvey。
《逃出生天》的玩法包含了解谜、动作、潜入、横版过关、第三人称射击等要素,节奏紧凑,几乎没有重复的体验。当然,由于是Hazelight的早期作品,它不如《双人成行》《双影奇境》的设计那样成熟惊艳,却仍然可圈可点,不仅让我看到了许多后续作品的创意雏形,玩法还深度服务于叙事,所以格外地有沉浸感。
比如前期,二人准备越狱,偷偷凿牢房的墙壁时,有一个给彼此放哨望风的环节。即便我可以在另一半屏幕上看到朋友视角的画面,还是会不知不觉间心跳加速,机械重复地问朋友:“守卫来了吗?来了告诉我……来了吗?来了吗?来没来?”
游戏里的一些细节互动、迷你游戏环节也非常有趣,虽然都很简单,但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对角色形象的刻画。比如越狱出去以后,即使时间紧迫、周围环境危机四伏,两个中年男人还是会被社区的儿童游乐设施吸引,做出无厘头的举动。
潜入农场时,Leo会拿起笔给房屋主人的肖像画上奇怪的胡子,Vincent看到又会把Leo的涂鸦抹掉;被圈养的牛会接受Vincent的温柔抚摸,却对Leo随手抓起的干草不屑一顾……玩家会清楚地感知主角的性格底色:Leo有些毛躁冲动,Vincent冷静沉稳,他们都是相当重情义、重家庭的人——这也为真相来临时的冲击感埋下伏笔。
最终,经历了一场紧张刺激的大型枪战,Leo和Vincent来到Harvey面前并将之手刃。大仇得报,接下来,只要带着钻石远走高飞就好了。此时Leo设想了美好未来的一万种可能性,唯独没有想到当他们的飞机落地后会被警方层层包围,那个曾经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Vincent,会转过头来说出经典台词:“对不起,其实我是警察。”
我操作的角色正是Leo。尽管这样的结局稍显老套,可因为之前几个小时的沉浸式体验,那一刻来临时我仍然与角色深深共鸣,愤怒、痛心、失望交织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我早该想到Vincent身份不对劲的——溜门撬锁样样精通,打架开枪绝不手抖——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普通的银行职员?
可是我没想到,Leo也没想到。或许是无数次险境里彼此的支援与关心都太真了,或许是一起玩迷你游戏的时光太简单快乐了,或许是彼此的家庭都已经认可了这样一位“兄弟”的存在……点滴积累的情谊掩盖了显而易见的谎言。
从Vincent视角来看,这本质上就是一场夹杂了私心的诱捕行动。故事开头,那个被Harvey杀掉的买家就是他的真兄弟,为了兄弟,他走上了一条不被道德允许的复仇之路。只是他一定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对Leo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以及后来更加巨大的歉意。二人反目,又经过了一场枪战对峙,最终Vincent和Leo之间只能活一个。
我在对峙中没有打过朋友,所以我们走向的结局是:Vincent在雨中对着Leo,开出了致命一枪。
这个故事由背叛开始,也以背叛结尾。因此,我十分能够理解游戏编剧对主角二人必死其一的安排。从真实的情感出发,也只有死亡才能弥合背叛给兄弟情带来的伤痕。
最后Leo倒下,弥留之际,他无声地望向Vincent,表情平和——我预感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看到他们重新握在一起的手,还是没忍住落泪了。
耳机里,朋友的声音幽幽响起:“现在还敢质疑‘包饺子’的权威性吗?”
这是因为更早些时候,我经常和他吐槽,Hazelight什么都好,就是剧情总是很老套地搞些大团圆、合家欢的套路。经历这么一遭,我忽然觉得“包饺子”结局简直太好了,我们有多喜欢主角,就有多希望他们能走向好结局。即使那样的结局,可能是逻辑站不住脚的美丽幻梦,也足够带来些许慰藉。
转念一想,出现在《双人成行》《双影奇境》里面的Leo和Vincent的彩蛋,他们仍然拌嘴吵闹,尚在路上,好像永远不会抵达真相——我希望他们能一直出现在Hazelight的后续作品里,这样似乎也可算作一个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