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蛋仔派对》创作者大会:创作的意义

纯粹创作带来的快乐,获得反馈的价值感,“被看见”的成就感,想要表达的本能,以及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帮助其他人的美好希望……所有这些,都是创作者的共性。

编辑王琳茜2025年07月22日 17时00分

对我来说,关注《蛋仔派对》的创作者是一项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在游戏中的很多时刻沉浸在他们创作的乐园地图中,也在社交媒体上被推送更多信息。对创作者的了解越多,我便越觉得这件事具有更深刻的意义——起初,我把这当作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的常规环节,玩家创作、自我表达,获得支持与回报;后来,我意识到一部分创作者把这当成了一种更认真投入的“事业”,并且真的由此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7月12日,《蛋仔派对》第三届创作者大会在杭州召开,我也来到了现场。会上公布了一些让人惊讶的数字:截至目前,蛋仔工坊的创作者数量已经突破了5000万;有近10万张地图接入了今年乐园最新的商业化功能,超过5万名作者从中获得累计收益近100万元,其中单人最高的商业化收益已累计接近10万元。

今年蛋仔工坊的创作者数量已经突破了5000万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玩家、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都获得了更多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且,《蛋仔派对》对创作者有一些很细腻的助益,比如它的低门槛、教学引导和不断优化的培养体系,再比如官方对创作者收入的重视——在某个或许你不太注意的地方,有一些人可能比大多数人更早、更切实地享受到了创作者的快乐和价值。

有时候我有一种想法,人的至高快乐来自于创造。“创造”这个词很宽泛,写一篇小说、写一首诗、写一篇报道、画一幅画、做一些手工、设计一栋建筑、做一顿饭……创作的快乐要远远大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这或许也是创作者能享受到的特权,如果还能顺便有些收入,那就更好啦。

在现场留下签名的创作者们

《蛋仔派对》的许多创作者拥有这样的快乐,还得到了相当不错的收入。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这几乎是一个很完美的UGC模型。

我们选取了3个人的故事:一位本职工作是婚礼策划师的父亲,把女儿构思的故事做成了地图,意外地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反响;一位全职母亲,在地图创作中找到了“游戏爱好者梦想成真”的感觉,获得了全新的价值感和足够丰厚的回报;一位被家庭安排着就读不喜欢专业的学生,在图书馆备考时偷偷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张地图,而在这场发布会上,他被十几万名玩家投票选为今年的“年度超级人气工匠”。

从他们的讲述中,你会发现许多相似的地方:纯粹创作带来的快乐,获得反馈的价值感,“被看见”的成就感,想要表达的本能,以及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帮助其他人的美好希望……所有这些,都是创作者的共性。

以下根据受访者讲述整理,部分内容有删改。

1

那时做了全职妈妈,在家里,除了照顾小孩,剩下的时间就是做做家务、玩玩游戏……所以做地图这件事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我的第二、第三张地图就已经有十几二十几万的人玩了,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想过收益之类的。

——《蛋仔派对》创作者 卖蛋娜

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全职的“蛋仔”创作者了。在这之前,我是一位全职妈妈。大学我是美术学院的,本来想报考动画系,由于专业分数差了一点,没能成功,后来在广告公司里做平面设计。

我一直喜欢玩游戏,玩过的游戏类型很多,从红白机到次世代主机,“神秘海域”系列、“古墓丽影”系列,还有“火焰纹章”系列,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我也一直有自己做游戏的梦想,只是以前,我一直感觉这个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023年10月份,我的女儿接触到了《蛋仔派对》,当时她8岁,给自己的账号起了一个很搞笑的名字,就叫“8岁的人”,我觉得非常可爱,决定陪着她玩一玩。结果接触了游戏里的“蛋仔工坊”,发现有很多很多以前玩游戏时想到的创意可以在工坊里实现,所以我觉得《蛋仔派对》可以给我作为一个游戏——不能说开发者吧——一个游戏爱好者梦想成真的机会。

我也很喜欢工坊给人的感觉。我们这些从玩家身份转化过来的创作者,可能一直有些心里的想法,想让大家都能感受,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创意,这些创意可能不适合做成独立的游戏,但是放在“蛋仔”里却很好。

卖蛋娜制作的地图《花样娃娃机》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的家人都觉得做这些没什么用处。你知道,年纪大的人都会说,“做一样事情还是有经济收益会比较好”。可当时我觉得,这是我的兴趣爱好呀,因为我也很喜欢玩游戏嘛。而且,那时做了全职妈妈,感觉和社会会有一点脱节,在家里除了照顾小孩,剩下的时间就是做做家务、玩玩游戏,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自己也觉得没有太多的价值感。所以做地图对我来说非常有成就感,我的第二、第三张地图就已经有十几二十几万的人玩了,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想过收益之类的。

我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了挺多创意的,我总是想着慢慢把它们付诸实践。我做地图的时候,我喜欢搞怪、童趣一些的玩法,也会联想到“马力欧”系列之类的作品。刚好《蛋仔派对》的受众年纪也比较小,我会有意识地把封面、场景都做得颜色丰富、色彩鲜艳一些,希望让他们更感兴趣。

卖蛋娜制作的“寻找伪装蛋”系列地图

我最喜欢的自己的地图是《乞丐模拟器》。《乞丐模拟器》里,玩家需要扮演一位乞丐,从身无分文到帮助其他乞丐,慢慢建造自己的家园。我希望能让人有一种慢慢练习,一步步变得更好的感觉。即使没有钱,依然可以帮助他人、结交朋友,慢慢积累。地图发布后,很多年纪很小的玩家留言说,“能够切身体会到乞丐的不容易”“最后我们一起建好自己的家园,我感动得哭了”,我觉得也很可爱。

我现在很有成就感了。去年有一张地图忽然变得很热门,游玩量一下子达到几百万。好多玩家给我留言,我一下子自信感爆棚。我想:这个东西我做得很好,坚持下来了,现在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我现在已经做了五十几张地图了,感觉一路走来,还挺不容易的,但是我也很高兴,得到了这么多玩家的喜爱,还有官方的支持和鼓励,让我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2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做游戏,能做出来一个比较好玩、大家爱玩的游戏,这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蛋仔派对》创作者 裤带梓大大

我是在两年前(2023年5月)开始玩《蛋仔派对》的。在没做地图之前,我是以玩家的身份陪着女儿去玩的。我女儿比较喜欢玩微恐类型的地图,但又有点害怕,属于又菜又怕又爱玩儿的那种,总是拉着我一起。

因为陪女儿玩,我注册了账号。《蛋仔派对》有一个“让你去尝试完成一张地图”的任务,我点进去一看,里面太复杂了,把方块组合,拼出几个半圆,我搞不明白,立刻就退出了。过了大概一两个礼拜吧,任务不完成的红点一直在,我很烦,想“那好吧,我就搞一张,把它发布掉,这个红点就不折磨我了”。

当时女儿对我说:“你做个跑酷的地图试试看?”我就做了一个。可能因为《蛋仔派对》的机制,第一张地图完成后,官方会给很多推流——我把地图发布出去,发现玩的人比想象中多很多,感觉非常有成就感:哎呀,今天一下子有几千人玩,明天有多少人玩?那张地图最后游玩人数超过了5万,我特别开心,我做的地图居然有人玩。我把地图也给女儿玩了,女儿说:“哎,还不错啊。爸爸,你第一次做图还可以啊。”

不过,除了第一张地图,接下来几张的数据都不是特别好。最开始,我只会用简单的方块去拼一些跑酷机关,更复杂的东西都需要学习,《蛋仔派对》有一些小课堂之类的讲解,还有很多基础课程,可以边看视频边做,我就硬着头皮慢慢啃。

在创作者交流日分享地图制作经验的裤带梓大大

2023年9月,我发布了《惊魂肉工厂》这张地图,这算是一个转折点。我的女儿一直劝我尝试做微恐地图,这张地图也是她写的文案。我根据她的文案做出了这张地图。结果流量非常好,每日游玩人数一下到了几十万,总游玩量大概是100万。我当时人都傻了,恐怖图这么多人爱玩吗?从此我就做恐怖图了。10月份,我又做了一张《惊魂妙妙屋》的地图,那几天其实我还在生病发烧,我是躺在床上发着烧,头上贴着退烧贴做图的。

结果这张地图彻底“火了”,有一种大爆的感觉,游玩人数有几百万。两个礼拜后,官方给我打电话,邀请我成为他们的签约作者。现在,我和妻子、女儿有一个群,如果有好的做地图的想法就在群里说,那个群名叫“蛋仔地图创作小组”。

其实我小时候也喜欢玩游戏,从《魂斗罗》开始,到后来《魔兽世界》《英雄联盟》《梦幻西游》之类的游戏都玩过,就是从来没有进行过《蛋仔派对》这样的创作,或者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做游戏,能做出来一个比较好玩、大家爱玩的游戏,这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儿。

而且,成年人的想法和小朋友又是不一样的。小朋友可能在意的是好玩、是和朋友之间的互动。身为成年人,除了玩之外,我还发现做图可以带来收益,从觉得有意思,到有成就感,再到发现可以带来收入,这些都让我继续想要做下去。

今年,有10万张乐园地图接入了最新的商业化功能

2024年开始,我平时休息的时候也会做一些直播,直播内容就是带粉丝、观众玩《蛋仔派对》,打巅峰赛,或者玩我做的地图。我的粉丝很多年龄偏小,直播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会和我诉说一些压抑的事情,比如在学校遭遇霸凌了,我起初会开导他们,希望他们可以积极阳光一点,我说“有一些事情,你们不要压在心里”,但是他们会说,自己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所以我会想,可能他们看直播,也是希望寻求一些慰藉。

我也希望通过地图传达一些道理。以前我看到其他作者在地图里为很多事情发声,比如中式教育、视障患者等等,我之前没想过我会也能做这些事情,因为那时候我不会做地图。后来去年,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的事件发生,我看到时非常震惊,觉得怎么能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也做了一张地图,可能也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为受害者发声,那张地图叫《恶魔与少年》,游玩量并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不管有没有人去玩,我也一定要去做。这可能也是创作的过程,一开始是觉得好玩,后来会想要表达,现在我会觉得每一张地图都要有一个“立意”。

我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婚礼主持人,不过主持一次婚礼,帮助的是两位新人,做一张地图可能面对的是数百万的玩家,这种感觉是很不一样的。今年,在我接触到《蛋仔派对》的过程中,我的妻子也被我吸引着加入了,比如做地图,还有直播,她喜欢直播时带孩子玩各种乐园,现在她直播间人数最多时能达到一两千人,我觉得这也是她成就感的来源。感觉我们家已经成为“蛋仔家族”了,“蛋仔”真的改变了我们生活很多。

3

一开始我想“为爱发电”,后来我发现,做地图其实是能够让我生存下去的,而且能被很多人喜欢。我意识到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养活自己,而不需要按父亲的安排去做事情。

——《蛋仔派对》创作者 碳酸天使

我做第一张图的时候是2024年的3月。当时我大学毕业,正在准备考研。最开始是朋友拉我入坑的,我们起初打巅峰赛,打到后面打不过其他人了,我就开始想,要不我也做能折磨人的地图。那时做地图其实只是出于好玩,真正对自己的“蛋仔工匠”身份有认同感是在6月份,我意识到自己的地图被很多人喜欢,很多人会去玩,我发现自己也很愿意做这件事。

对我来说,做地图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去写“蛋码”,写出来蛋码,然后在地图里运行,如果真的按我预想的那样顺利运行了,玩起来很有意思,我就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我做的第一张地图发布后,我看见游玩人数一点点往上涨,最后涨到了1万左右。我想:哇,世界上有1万个人玩了我制作的地图,而且还有很多评价和夸奖,我有一种被人看见了的感觉。

碳酸天使制作的地图《按下按钮就过关》

我其实喜欢编程,高中时就学过一些图形化的编程,所以上手也很快,不过我的大学专业并不是我喜欢的——我的父亲自作主张地报了他想要的专业,我没录取上,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后来他又要求我考研。那段时间我很迷茫,很多课程学不下去,考研也是完全不同的内容,整个人的情绪非常糟糕。

准备考研期间,我去图书馆自习,开始尝试做地图。晚上回家,关灯在床上继续做。我发现我好像很喜欢这件事。我的地图中有一些持续的剧情和人物,比如“小按钮”,还有小按钮的“弹板”哥哥。我不好说“小按钮”的原型是不是我自己,他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样,突然就出现了。他和我的家庭、我的性格有关系,又要有一些不同,比如比我更童真、爱和恨都更加明确,对待朋友也更真心一点。他的父亲比较怕老婆,妈妈比较“鸡娃”,爷爷则非常爱他,会在关键时刻纠正爸爸妈妈的错误,去挽救一下他。

一开始我想“为爱发电”,后来很多剧情开始顺理成章地延伸,变成了一种创作。我也发现做地图其实是能够让我生存下去的,而且能被很多人喜欢。所以我意识到,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养活自己,我不需要按父亲的安排去做事情。现在,我可以算是一名全职的地图创作者了。

我也很喜欢《蛋仔派对》,它是我无聊或不无聊都会去玩的一款游戏。首先它是一个能让我开心的游戏,其次因为我的这个——这可以称为“职业”吗?——这个职业本身对我来说也很有意义,因为之前我没有做过其他工作嘛,而且它还带来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让我感觉自己被认可了、被看见了。

在《蛋仔派对》创作者大会上发言的碳酸天使

结语

在《蛋仔派对》创作者大会的现场,我还看到了更多作者,他们年龄、性别、现实职业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相同的气质——如果你看完了这些创作者的话,那么你应该能体会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东西,不仅是经济收入,还有快乐、充实以及成就感,这是对创作者的奖励,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创作者的状态。当活动结束、本该散场的时候,我注意到他们所有人仍然在愉快地交谈着关于“蛋仔”“地图”之类的话题,有人拿出笔记本,找到喜欢的另一位创作者签名,很快这种互相签名的氛围在全场蔓延。

我很惊讶,也很高兴《蛋仔派对》能够做到这些,一种从游戏延伸的“创作”,在此时此刻表现出更具体、切实的对个人的帮助,它能真正地帮助到许多人看见自己,发掘那些以前从未想过的价值和保持更持续的热情,或者最简单的,让一些人通过创作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与此同时,他们的作品可能也是培养未来创作者的种子。所有人都能在这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到创作的美好。

0

编辑 王琳茜

事已至此,你洗碗吧

查看更多王琳茜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