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戏行业发现了庞麦郎

很多人都知道,庞麦郎曾经在2014年ChinaJoy上作为某公司的演出者登场,作为当事人,孤狼先生讲述了这家公司和这个产品同庞麦郎合作的整个过程,以及事后的感悟。

授权转载孤狼2015年02月06日 17时48分
很多人都知道,庞麦郎曾经在2014年ChinaJoy上作为某公司的演出者登场,作为当事人,孤狼先生讲述了这家公司和这个产品同庞麦郎合作的整个过程,以及事后的感悟。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从当事人的角度还原这个故事,并由此从另一个侧面一窥游戏行业对于宣传和话题营销的态度。本文原载于知乎,我们得到作者授权在本站发布。原地址见此。 

2014年8、9月间的时候,经常有业内的朋友来搭讪:“嗨,这是xx,我哥们儿,想跟你谈个合作……”开始的时候我都很感兴趣,主动贴上去看看是不是有机会搞个大飞机。结果,一次次地发现所谓“合作”,其实就为一句话:“兄弟,有庞麦郎的联系方式么……”

1
约瑟翰·庞麦郎

这情况断断续续,直到去年的11月之后才淡去。而正在这个时期,庞麦郎迎来了他的第二个曝光高峰:拍MV、拍写真、 媒体专访、主题曲邀约、各色人等各种议论……如井喷般爆发,那“摩擦、摩擦”的鬼魅歌词也近乎成为最时髦的口头禅。这期间,人们对庞麦郎本人的八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篇“透视”一般的专访文章《惊惶庞麦郎》几乎刷屏了我的朋友圈。

作为互联网行业第一批与庞麦郎合作的人,当初把他带到上海这座城市之时,我们就猜中了这结局,但最后还是选择退出这场围绕他的肆意狂欢。而庞麦郎也在潮涌般的关注下,从一鸣惊人变成了惊弓之鸟。

偶然的合作

说起我们和庞麦郎的合作,就是一场希望能够实现“四两拨千斤”效果的营销行为。我们是做游戏的,自家产品要在2014年的ChinaJoy上露脸。在那个“胸脯与大腿齐飞,节操与底限共碎”的欢乐场,如何才能夹缝中求曝光?这让预算有限的我们有些头疼。在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中,角落里传来一个声音:“你们听过《我的滑板鞋》么?网上有个叫约瑟翰·庞麦郎的怪咖,最近蛮火的,要不我们把他找过来包装一下?”这个话题迅速激发了讨论。大家都知道,与名人合作的要点是气质的贴合度和公众形象的稳定性,但我们预判这个家伙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后续潜力,还是其特有的浓郁乡土气质,或许都无法为产品带来正面的效应。大家很犹豫,于是决定现场听一听《我的滑板鞋》……现在回想起来,那场面,也是醉了。你能想象几只加班到海枯石烂,精神恍惚的苦逼运营狗,在投影仪闪烁的昏暗会议室里,被一首神曲摧毁三观的绝美画面么?

但故事还是向着奇妙的方向发展了,低投入高产出的性价比还是充满诱惑的,我们决定放手一试:第一,先入为主的优势。我们有机会把他包装成独占资源,借势而上,享受最高的边际收益!第二,后续的合作潜力。单纯用歌曲合作的方式来传达产品精神,而不是产品代言的形式,运作方式比较轻度可控,想象空间也很大。尤其是《我的滑板鞋》这样的奇葩音乐确实有一举成为新神曲的潜质,毕竟在这个口味越来越重的年代,不疯魔似乎注定是无法大红大紫的。我们押注这样一个神秘网红的下一首歌曲能够为我们带来巨量的关注,因为对大众来说越是仿如谜团一般的事物,越是能通过“运作”,在“话题为王”的时代引发巨大的“眼球效应”。

我相信当时有同样想法的团队不在少数,但好在我们的行动够快,在经历了和所谓“经纪人”的几番纠缠后,我们联系到了庞麦郎本人。也许是因为当时声名初起的他还处在兴奋多过惊恐的阶段,合作洽谈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他甚至兴奋地表示自己有十多首歌,可以挑出来让我们来发布。于是2014CJ,成为了庞麦郎从神秘走向人前的首秀!

这期间,我被安排与庞麦郎接洽。当时他的经济条件是我们意料之外的,因为住得偏僻,交通不便,我们不得不辗转安排交通方案把他带到上海,并预付他部分的生活费用。另一方面,也要快速赶往上海与他汇合。初见庞麦郎是在舞台搭建的现场,按照约定,我们要先进行一轮彩排。他个子不高,一米六左右,瘦弱得很,头发油腻到自然汇聚成缕贴着头皮向各个方向垂下,一身素白,包括胶底的白色回力鞋。显然,周围熙攘的人流让他有些不自然,大部分时间弓着身,低着头,目光飘忽不定。在确认要彩排的时候,塞给我一个刻录盘,说是播第四首歌,说《我的滑板鞋》不一定唱得好,但是非常想唱《西班牙的牛》!我们说《我的滑板鞋》肯定是要唱的,于是他爽快地表示那就唱两首!于是彩排开始。暖场秀是热舞和Show Girl走秀,忽然涌出来这么多高挑靓丽的姑娘,他有些不知所措,显得更紧张了。为了缓解这种情绪,我开始和他闲聊,话题没有离开过舞台上的姑娘们,“我喜欢这样的姑娘”“后面如果拍MV,可以找她拍么”……我发现他比较喜欢混血风格的女孩,虽然聊天的时候可以自然地看向舞台,但我还是发现他甚至不敢将心仪的Show Girl瞧得很用力,只是突然的悄悄对我说什么,或者根本就是自言自语。

后来上台的时候,我特意安排了那个Show Girl为他递麦克风。他显得有点受宠若惊,握麦的手也有些颤抖。但是,他透过人群传递过来的目光,让台下的我感受到了他的喜悦。但接下来的几分钟,迎接我的是意料之外的打击——他现场的唱功,实在是太跳脱了!几乎是完全撇开配乐完成了他的“即兴RAP”,浓重的口音和因为配合感觉扭动而导致的无法衔接的气息,强烈地冲击着现场每个人!这明天开场怎么闹?

我们质朴地选择了相对科学和安全的表演方式——假唱!所以,几乎是可预见的,庞麦郎的CJ首演不会顺利。

N1
庞麦郎在CJ现场

隔日,到了正式上场的时候,聚光灯下的庞麦郎,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一开始,“他的盘”确实掀起了现场的一个小高潮,暖场Show Girl们的大长腿让他和观众都有些兴奋,他踏了几下自创的简单舞步,一步两步,似乎想伸展开来,但还是娇羞地放弃了。最终,他只是静静站在舞台中间,不算太美男子地拿着麦克风,气若游丝地对嘴型。现场版的《我的滑板鞋》总体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股“呆萌”的气质。偏偏当时同馆的另外一家厂商甩出了杰森·斯坦森,高下立判,人群如潮水一般涌去,当然也包括了我们展台的观众。台上的庞麦郎察觉到了这一切,表现出断崖式的严重失落,第二首歌还没结束就匆匆下台。这时的庞麦郎比候场时沉默了许多,附近的一个观众大声起哄:“Show Girl好不容易暖起来的场子,他一上去就冷了~~~”他张了张嘴,却没有反驳。

CJ两天的表演,我们接受了同样情绪的两次洗礼,群众们无一例外的被节奏刺激聚拢,被诡异歌声驱散。他最后一场表演结束离开前找我有话说,我原想告诉他,不用在意现场,外围的宣传才是主要阵地,但我发现我会错了意,他是想问我能不能再给些生活费,前一部分的用完了。

CJ之后的“合作”

ChinaJoy的首次合作之后,我们对他有了更客观和直接的认识,同时在原本顾虑的问题上,更多了一层思考。

网传他改过年龄,目前已经35岁了。针对这个问题我不置可否,只是觉得庞麦郎并不像一个拥有35年人生阅历的男人,更像一个懵懂的少年,充满好奇,也抱有幻想。他依照着他的梦想,或者说是幻想,来打造他的非凡之路,但那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这也是我们与他的合作产生严重分歧的肇因。

游戏圈最怕话题寡淡,所以公司会在庞麦郎刚火的那阵子,通过多方关系迂回曲折地联系到他,即使他一开始都不知道ChinaJoy为何物,也不知道我们的产品到底是怎样的一款游戏。对他来说,也许这些都不重要,他渴望成名,也渴望表演机会。现在看来,真可谓一拍即合。

ChinaJoy的表演虽说算不上成功,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围绕着庞麦郎做一些“有趣的事”,即使没能一夜爆红,我们还是寄希望于长线发展。

当时,公司希望邀他为我们的游戏创作一首主题歌,价格比照二线歌手,他爽快地同意了,并配合我们开始了歌曲创意上的沟通以及后续MV的拍摄计划。或许有些朋友已经听过这首曾经为我们的游戏量身定做的歌曲——《我要打败你》:

我跑我跑我跑跑跑

我上我上我上上上

我现在就要上 我现在就要上

即开即打 我要打败他

我要打败他

……

XNzczNDY1MDU2
《我要打败你》

这首歌的原名应该叫《即开即打》,源于我们游戏微端竞技的定位,是体现快乐、率真、随性与自由的。而庞麦郎恰好是不同于主流审美文化的另一种价值表达,他用一种质朴和癫狂的混合气质,独立发声。这种与众不同的另类特质往往是现代社会年轻人所欣赏和向往的,所以庞麦郎的爆红并不奇怪。公司的态度也是十分坚决,我们渴望在“庞麦郎”上赌这一把,我们立即申请了预算,联系好了国内一线的拍摄团队,并且根据歌曲的表达和庞麦郎的自身特质制定了MV的计划。我们希望他能够站在国内最繁华、最高大上的地方,用他清晰、孤单的黑白身影,反衬周遭五彩斑斓的幻影似的人流。用他那单纯的眼神追问着:你究竟为什么而战?你要逆袭什么?

不过,庞麦郎关心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镜头里的他究竟帅不帅?而他“帅”的标准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谕。他也会天马行空,如果我们为他打造MV,他要星河战舰,要绝色美女,要穿越时空拯救世界……而他的原创歌曲,更是不能有丝毫改动,因为只要改了,就不是他了。我们试图让他理解一些现实问题,但终于发现,孩子得到了糖果,如果味道和印象中的不同,是无法用成份、价格这些“成人世界”的东西来沟通的。

庞麦郎不在乎我们外围传播,甚至极为抵触我们对他作“追梦者”的包装,他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生来就是当明星的。他喜欢上海,并盼望着留在上海,他宁愿留在城市角落的小旅馆中,也不愿意和我们去公司总部开会。我们与庞麦郎的合作开始变得如履薄冰,这种改变从我自身来说感受尤为直接。庞麦郎对我来说就像一颗不稳定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他随时都会提出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要钱,要改脚本,要换演员”,这样的合作似乎真的变成了一种赌博。而此时,我们的游戏正处于上升期,作为一款竞技网游,领导将赛事作为了我们下半年的运营方针,面对庞麦郎我们似乎也应当做出一个新的选择。最终,我们回归了初心,回归了以玩家为核心的传播思路。我们选择了赞助国际赛事,迈向了电竞产业经营的路线,和庞麦郎的合作也定格在这首《我要打败你》。我们将藏在歌曲之中的竞技精神放入赛场,不再去追逐话题口水的针锋相对和猎奇窥私,取而代之的是赛场上的龙争虎斗。随后,我们参加了WCA,参加了TGA,我们为精彩的战队比赛喝彩,我们在玩家夺冠的瞬间欢呼,舞台上再没有庞麦郎的身影,只有一群玩家相互拥抱分享喜悦。

U11938P60DT20150115133210
《我的滑板鞋》最终的MV——有庞麦郎喜欢的混血风格的姑娘

“逗逼者联盟”

庞麦郎是一个没有监护人的35岁孩子,一个没钱却又任性的屌丝青年。你能从他身上看到孔乙己和堂吉诃德的影子,如果脑洞大开的话,没准儿还能看到卡夫卡。可那又如何呢?他们这类人成了你心目中特立独行的“逗逼者联盟”。

你只是看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神经受了刺激,呵呵呵地笑起来了。然后浑浑噩噩地加入鼓吹梦幻泡泡的行列,希望找到一些认同,或者一些反抗的快感,即使事实上你什么也不能推翻,什么也不能改变。他们是你的挡箭牌,是你的大麻。

“逗逼者联盟”是精神宣泄流水线上的原材料,大众对他们肆意围观、捏造和消费。想想“百元哥”的那些视频吧,大众其实是残忍而又疏离的,像一个怪蜀黍对小男孩说:“来~棒棒糖给你吃,小JJ给叔叔弹一下……”不正常的人群在狂欢之中,已经渐渐分不清人生冷暖,只不过需要更加不正常的网红来当下水道而已。

是的,后来的我们再也没和庞麦郎扯上什么关系,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将他从网络世界拖出来,摆到聚光灯底下示众。这种推波助澜究竟是对话题人物的帮助还是摧残?大家都无法回答。对于庞麦郎,终究我们还是没能赌到最后。

猛然间,我觉得我的心境居然和余秀华的诗句如出一辙: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0

授权转载 孤狼

gulang@chuapp.com

知乎新人与游戏达人的相互摩擦

查看更多孤狼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