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暴躁玩家占领社区

好像知道原因,又好像不清楚为什么这样。

编辑钱雨沉2025年10月28日 18时04分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我最近一年都在猛玩《漫威终极逆转》,这是前《炉石传说》首席设计师、总监Ben Brode离开暴雪后打造的卡牌游戏。

《漫威终极逆转》没有什么社交属性,甚至连好友系统都没有。打牌固然有趣,但也有分享交流的欲望,于是我搜到了这个游戏的贴吧,偶尔分享分享对局,隔三岔五就看看大家说了什么。在这么一个不冷不热的游戏的贴吧里,我感觉相当一部分发言的玩家都十分暴躁,热衷骂街而不是讨论。

《漫威终极逆转》的付费点主要是获取新卡牌和各种皮肤、头像、签名等装饰品,国服由网易运营。普遍来说,以内购为收入来源的长期运营游戏总是比单机游戏更容易“被骂”。作为一个PvP卡牌游戏,玩家是很看重胜负的,强力新卡对胜率的影响不可小觑,然而获取新卡牌也是重要的付费点,这进一步为游戏“被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游戏中获取新卡的方式变更过好几次

因为付费点被骂并不新鲜,我也能理解。现在游戏都搞免费玩,你玩一阵觉得不错,就会发现一大堆付费点等在后面。虽说F2P在中国大行其道很多年了,但依然有很多玩家对这种游戏缺乏了解和认知,当付费点“图穷匕见”时,这种落差很容易让玩家心怀怨念。当游戏更新内容、调整平衡性的时候,这种怨念就被激发出来,往往这种时候贴吧里骂街的帖子最多。

理解归理解,但这种游戏模式也不会因为玩家骂而有什么改变——或许会有一些福利活动,小额礼包平衡平衡,但强力卡牌和非常漂亮的皮肤,价格在刚推出一段时间内都是比较稳定的。总之长期玩免费游戏,玩得多,想要好体验还是要花钱的。我曾经在一些言辞非常激烈(痛陈游戏如何背叛、欺骗了自己等等)的帖子下面劝发帖人还是早日退坑比较好,妄想靠骂策划、骂厂商改变一个游戏的模式显然是不可能的。又要玩,又不花钱还要体验好,只会在一次次更新、活动后越来越气。

不过后来我隐隐发现,这些骂街玩家可能没有他们描述得那么“恨”,骂游戏或许也是他们宣泄的一个出口。

除了因为卡牌强度,还有一种骂街,我认为和游戏对局平衡有关。如果是线下实体卡牌对决,大家对运气这事儿都心服口服,电子卡牌对战,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发牌员”。《漫威终极逆转》游戏中有3路场地,场地也是有特性的,这让游戏的“发牌员”影响力异常地大。高强度卡组碰上3路都克制自己的场地,也会输得屁滚尿流。

很多玩家会有“被游戏针对”的感觉,进而发帖怒骂。我也遇到过换了几个卡组、却总碰到克制自己的对手或场地的倒霉情形。理论上,在线游戏可以比实体游戏“更平衡”,避免强力卡组大杀四方一统天下。然而实际上,不平衡会影响体验,“更平衡”似乎也会影响体验,而且后者比前者更让人气愤——运气不可掌控,但对战平衡是人为设计的。

对面还可以的卡组被我的减战力生生减到输

或许是我的错觉,但我会觉得服务型游戏、在线游戏的社区普遍氛围更差一些——这些游戏获取收入的方式总会影响玩家情绪,或让一部分玩家不快乐,自然也会招来更多骂声。此外这类游戏也越来越复杂,各种系统环环相嵌,运营、玩法、营收各个方面都要兼顾又互有影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小改动大挨骂”时有发生。

不光游戏复杂,我们的生活也处在一个更快、更多变化的时代里。相同的游戏在不同玩家生活中可能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有人消遣娱乐,有人全情投入,有人随便买买,有人精打细算。越复杂就越容易遇到问题,进而产生不愉快,上网发帖骂街可能是最简单最快捷的宣泄渠道了。我能理解,但也苦了我这样不想看骂街的社区用户。游戏越来越服务,生活越来越快速,短时间内似乎看不到什么变好的可能。

0

编辑 钱雨沉

密特罗德!

查看更多钱雨沉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