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如何将告别化作温暖

窗外正下着瓢泼大雨,我独自坐在桌前,眺望远方。

实习编辑潘怀豪2025年10月10日 16时56分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本文有动画《库拉乌幻之记忆》的剧透,请谨慎阅读。)

洁白的月光于蔚蓝之海中映照出地面人群的倒影,眺望流转于霓虹楼宇间的悬浮车辆,一位身手矫捷的少女跃至远方,好像在进行什么神秘的任务——这就是我对《库拉乌幻之记忆》(下文简称《库拉乌》)的第一印象。这是一部由入江泰浩监督的原创科幻动画,首播于2004年。

窗外连绵不断的大雨让我静下心来,品味《库拉乌》。我并不知道这部动画讲了什么故事,只看到画面氛围在阴郁中又带有一丝温暖的色彩,这种独特的气质十分吸引我,因此我决定抽空把它看完。

“孤独”是《库拉乌》带给我的第一感受

个人理解,《库拉乌》是一部讲述“亲情”的作品。未来,进入太空以后,人类在月球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城市。此时,人类想要“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渴望已无法停止。库拉乌是量子物理学家天箕的女儿,她在参观原子碰撞实验的途中被两道光芒击中,身体被分解后又奇迹般活了过来,但此时的库拉乌却自称“Rynax”——她已经不再是博士的女儿,而是一个具有强大能力的生命体。

抛开很多分支剧情,《库拉乌》整部动画都在围绕Rynax这一神秘的种族来讲述故事。最开始,本片抛给我们一个颇具深度的问题:“肉体和记忆依旧存在,但灵魂不再是先前的灵魂,这时,这个人还是她自己吗?”看起来,监督是想用大篇幅叙事来回答它。但继续往后看,我发现这并不是一部很有哲学味道的动画,相反,它用强烈的情感冲淡了这个理性的问题。

首先便是天箕博士的回答。他用对待女儿一样的亲情感化了被Rynax占据的库拉乌,让她感知到了“父亲”的存在,为了不让库拉乌再被人类的实验牵连,还暗中把她送了出去。天箕博士的做法,就像是父母一辈看待孩子们的方式——他们或许不理解孩子新奇的想法,却总会以最质朴的关爱来包容孩子的一切。

懵懂的Rynax在父亲的感化下,慢慢认识了何为亲情

后续,剧情又迅速抛出了一个叫“对”的概念——事故发生10年后,库拉乌从自己体内孕育出了她的“对”,名叫“圣诞”。

设定上,有了圣诞的库拉乌相当于一台耗电的战斗机器,圣诞自身能力较弱,却可以给予库拉乌战斗的能量,因此她们一直形影不离。而这种关系又延伸到了双方超越肉体、类似“灵魂伴侣”般的情感,二人具有相似的三观,相同的思想观念,携手并进。库拉乌与圣诞的互补设定其实更像是处于两种阶段的我们——一个强大,一个柔弱,谁也离不开谁,正是这样的“两个我”,互相支撑着走过了这么多年。

故事中,二人又遇到了很多类似的Rynax,有的失去了“对”,有的暂时拥有了“对”,这些都比较常见;相反,如库拉乌一样,一直都有属于自己“对”的Rynax是十分少见的。其他Rynax都没有遇到像库拉乌父亲一般的角色,它们被人类召唤到这个世界,而后又被当作冷冰冰的实验品所摆弄,最终销毁。

圣诞永远是库拉乌的坚实后盾

一幕幕悲剧让库拉乌亲眼目睹人类之恶,但曾被父亲感化的她,选择相信世界上依然存在着善——虽然这种角色设定乍看上去有点“圣母病”,但其实在库拉乌的身边发生的事情不止是“恶”,这些事情也深深地影响了她。

一位有孩子的代理人同样像父亲般对待库拉乌和圣诞,被库拉乌所救的船长也在她们遭受困难之时选择出手相助……在善恶交织的故事之下,库拉乌决心送所有被人类折磨的Rynax们“回家”——用自己和圣诞的力量将懵懂的它们送回原本的世界。

已为人父的船长帮助库拉乌逃离追捕

最终,库拉乌体内的Rynax在月球耗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消散殆尽,此时只剩孤单的圣诞一人,她也丢失了自己的“对”。这看似又是一场悲剧,实际上,库拉乌体内的Rynax却圆了自己与父亲的约定——“将女儿库拉乌的身体原原本本交还给天箕博士”。

最后,约定终于实现,父亲的女儿库拉乌回来了。即使身体被Rynax操控,她也并非一无所知。相反,库拉乌和Rynax像是一直在互相注视着,一直在共享记忆和情感。因此,库拉乌向父亲转述了Rynax最后的想法“好想和爸爸道别”,父亲顿时愣住,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库拉乌耗尽自己的一切精力,阻止了月球上更大的危机降临

视角转到圣诞,失去了“对”的她开始为自己打气——库拉乌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母亲,缺失的亲情一直是她心里的一处空洞,库拉乌心里一直都有自己和母亲的回忆,这种深深的思念让Rynax捕获到。这种思念,也许就是最初Rynax来到库拉乌身上的原因。

圣诞微笑着说:“我的心里也有着我的‘对’库拉乌,所以我想要和库拉乌一起做些事。”圣诞的“对”也如库拉乌的母亲一样,一直活在她的心中,这又形成了一个生命的圆环。“对”其实一直在守护着圣诞,10年后,幼年库拉乌模样的“对”降临在圣诞身旁,她也回来了。此时,作为人类的库拉乌已经有了家庭,父亲微笑着看她,故事就此结束。

孤独的圣诞远望月光,思念着消失的库拉乌

国庆期间,阴雨连绵,我久违地度过了一段较为闲暇的时光。现在度过假期,已经与小时候的感受截然不同,回头想想,童年的假期总是充满温度。放假时,我经常去看望家里的老人,还记得每次家里都摆满丰盛的饭菜,偶尔还会下楼放放炮,烟火气十足。

但这种热闹的氛围在过了10年后,已经无法再感受。我多么希望消失的亲人们也能有机会对我好好地道别,或者让我提前感知到一些离去的征兆,而不是一次次地突然接受这种现状——所以我习惯了这种无声的告别。

最后,《库拉乌》带给了我一种奇妙的慰藉:或许那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告别并未消失,它们只是像库拉乌的幻之记忆一样,融进了我们的灵魂,成了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心中的灯塔点得更亮,默默守护着我们步步前行。

斯人已逝,但他们留下的温暖回忆依旧保存在我心中。正如库拉乌的父母一般,亲情的碎片孕育了如今完整的我,让我慢慢懂得了世界的美好。

快乐的童年总是短暂又难忘的

入江泰浩监督的《库拉乌》或许在各方面处理上还有些稚嫩,但它所探讨的“告别”的含义,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依旧历久弥新。

告别或许是一场大雨,冰冷且突然,但那些与亲人共处的美好记忆、那些因爱而生的接纳与陪伴,都会在有限的生命中通过无限的情感来延续。我们终其一生所学,或许正是如何将这一场场的告别,化作继续前行所需的温暖——它们将那瓢泼的悲伤之雨,转化为充满温情的光之雨。

0

实习编辑 潘怀豪

为什么晚上喝咖啡会睡不着?

查看更多潘怀豪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