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可梦麻将”到自走棋

在中文世界里几乎找不到名字的“碰将”,默默耕耘着自己的小世界。

实习编辑谭一尘2019年06月04日 18时46分

“宝可梦”是全球最经典的游戏系列之一,但如果说它能和中国传统“国粹”麻将扯上关系,你一定很难相信,因为它们听起来是如此的风马牛不相及,直到你认识这款看似“宝可梦麻将”的桌游——《宝可梦家庭碰将》(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ファミリーポンジャン)。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宝可梦麻将”这个奇怪的名字,你找到的可能只是几个套上宝可梦外壳的“麻将连连看”游戏。但和这些徒有其表的游戏不同,诞生于2000年前后的《宝可梦家庭碰将》不仅美术形象取自“宝可梦”系列,就连内在规则也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款“宝可梦麻将”的规则其实很简单,基本上就是简化版的麻将:共81张牌,其中包括25种宝可梦(每种3张),还有6张“精灵球”牌(万能牌)。游戏允许2至4位玩家参与,游戏开始时每位玩家摸出8张牌,每回合轮流抽出一张再打出一张。

当手中的9张牌凑出3+3+3或2+2+2+3的基本牌型后,就算作胜利,结算分数并支付相应筹码。达成3种相同属性的宝可梦或同一种宝可梦的不同形态等特殊条件时,还能获得额外分数。比如我手里是杰尼龟、卡咪龟和水箭龟各3张,那么因为它们是同一宝可梦的不同形态,和牌的时候就有额外分数加成。

几轮游戏结束后,根据玩家手中的筹码数量多寡,决出最后的胜者。

以第一世代宝可梦为主题的《宝可梦家庭碰将》已算得上中古玩具收藏品

游戏全套组件展示,还配有专用“麻将台”

这简单明了的规则不由让我产生了一丝疑惑:这种过度的简化真的能让喜爱策略博弈的玩家满意吗?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款游戏面向的用户群体并不是这些人,而是5岁及以上的儿童。所以,它根本不用去满足重度玩家,因为这款类麻将游戏其实就是一款面向儿童的益智桌游,这份规则对于小孩来说就正好合适。

为什么日本家长愿意让孩子去接触麻将类的游戏呢?这就要先从日本的麻将文化谈起了。

日本麻将

最早的麻将起源于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它脱胎自“叶子戏”和“骨牌”等中国传统游戏,但麻将具体起源于何时何地则众说纷纭,现在已经难以考证了。

在日本,最早关于麻将的文字记载,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随笔《满韩漫游》。文中提到他20世纪初旅居中国大连时,看见路边4个人在玩着一种和将棋差不多大小、厚度的牌,规则简单精妙。他感到很惊奇,于是上前打听,原来游戏的名字叫做“麻雀牌”——也就是现在的“麻将”。同一时期,在四川任教的日本人名川彦作也发现了麻将这种有趣的游戏,回国时将它带到了日本,由此开始了麻将在日本的故事。日本知名杂志《文艺春秋》的创办人菊池宽同样非常热衷于麻将,他不仅在杂志上详细介绍了中国麻将,还为读者提供购买途径,为麻将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麻将也不负众望地迅速在日本流传开来。

远渡重洋来到了异国的土地,麻将自上世纪30年代在日本普及。二战结束后,作为一种廉价的娱乐形式,麻将在日本迎来了大发展,很快成为了不分长幼尊卑的大众游戏。时至今日,日本已经成为麻将文化繁衍最重要的土地之一,日本麻将保留了中国古典麻将的风貌,并且沿用着当年那个一起被带回的名字——“麻雀”。

麻将在日本流行起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规则,后来在上世纪70年代形成统一。

与中国麻将相同,日本麻将也需要凑出若干组3张牌的组合(3张一样,或者3张顺子),再加上两张一样的对牌(俗称将牌),即为赢牌(亦称为和牌)。不同的是,“番数”(计分时的倍数)这个概念在日本麻将中尤为重要,在没有任何番数的情况下不允许推倒和牌。这就使得日本麻将不能只是简单地凑出和牌模版,还需要参与者熟记各种牌型番数,并在打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规划才行。“符数”这一套日本麻将特有的计分体系的加入,使得番数计算非常繁琐复杂,且流局或别人自摸比放铳(打出别人需要的牌)的损失要小得多,让牌局的防守也显得极为重要。

尽管还是有不可避免的运气成分,但这种新规则下的日本麻将相对来说更加注重计算与博弈,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竞技性。规则的统一更加便于竞技比赛的组织开展,于是效仿着围棋和将棋等项目,麻将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和职业化的道路。

今年年初,日本成立了专项协会旨在推动麻将成为2022年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相较之下,麻将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百家争鸣——五湖四海衍化出了各种各样的不同规则,甚至各地的麻将爱好者互相听不懂他们的具体术语。尽管中国也提出过统一的国标麻将规则,但想要让各地的人都摒弃自己熟悉的玩法并不容易,国标规则推广得十分艰难。所以,这些地方麻将因为运气性质太大只能作为民间娱乐,地区之间缺乏沟通就很难组织大规模的比赛,竞技化和职业化就更无从谈起了。

尽管在日本也有利用麻将进行地下赌博的行为,但人们知道,这并不是麻将本身的问题。走在日本街头,不仅能看见雀庄(日本的麻将馆)的招牌,也能看见各种麻将大赛的海报和横幅。日本的专业麻将玩家被称为“雀士”(ジャンシ),有着不同段位。虽然这个称谓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职业资质,但仍然需要通过比赛积累计分,得到各个麻将竞技团体的认同后才能获得。这些专业比赛到现在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不管是为了更高水平的竞技体验,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爱好者都会愿意报名参加。

为了扩大影响力,日本麻将比赛“麻将最强战”还特别设有“名人代表决定战”,会邀请日本各界的名人参赛,其中包括漫画家福本伸行、推理小说家绫辻行人、演员本乡奏多等知名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出演过由麻将主题漫画《斗牌传说》改编真人剧的本乡奏多,在2016年的比赛中击败了漫画原作者福本伸行,在2017年的比赛中他更是击败所有对手拿到了名人战冠军。

本乡奏多在《斗牌传说》中可谓是本色出演了

日本人眼中的麻将不只是一种有运气成分的流行娱乐游戏,它更是一种智力牌类运动和竞技体育项目,既锻炼大脑又开发智力,甚至还有机会成为以此养活自己的职业,日本家长当然愿意教给自己的孩子。

日本综艺节目中介绍过一位叫做中林小雪的小朋友,她在庆应大学毕业的妈妈让她从5岁起就开始学习麻将,课后不是补课而是去麻将教室训练,成绩仍一直名列前茅。妈妈觉得学习麻将有利于课业的学习,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和集中力。

只是日本麻将的规则对于儿童来说终究还是有些复杂,并不是所有小孩都能轻易接受和喜欢上它,于是一版简化的麻将规则便应运而生,这就是“宝可梦麻将”这种游戏类型的真正名字——“碰将”(ポンジャン)。

碰将的起源

碰将是人们为了让小孩和老人也能了解麻将规则、享受麻将氛围,发明的一种由日本麻将规则简化而来的桌面游戏。

与之前介绍的“宝可梦麻将”规则类似:一套碰将牌里总共有3种图案、3种颜色,每种9张,共81张牌,允许2至4位玩家参与。游戏开始时每位玩家摸出8张牌,每回合轮流摸出并打出一张。当手中的9张牌拥有3+3+3或2+2+2+3的牌型后就能和牌;可以“碰”但不能“吃”,拥有多组同一图案或同一颜色的牌有额外番数,再根据结算番数支付游戏代币。几轮游戏结束后,通过各位玩家手中的代币数量分出胜负。

一句话概括,这就是没有顺子、只能碰、9张牌版本的麻将。

基础碰将的形制和规则都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单调

碰将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民间,当时就已经具备了现有玩法的基本雏形。很快它就凭借着简单明了的规则、轻松适度的游戏深度,不仅深受老人、小孩的欢迎,也在不了解麻将的轻度玩家间流行起来。

日本玩具制造商Anoa(アノア)看准商机,将玩法稍作改良后于1976年正式发行了商业版本,并命名为“Pom Jong”。Anoa破产后,“Pom Jong”的产权辗转来到了另一玩具制造商TOMY(现TAKARA TOMY)旗下。同一时期,日本玩具公司Poppy(后被万代收购)也于1980年发布了玩法类似的“Donjara”(ドンジャラ),它在碰将的基础规则上又加入了一些额外玩法,但核心玩法仍然大同小异。另一玩具制造商HANAYAMA发行的“Jumpon”(ジャンポン)则是继续简化,将“碰”的玩法也取消掉,基本规则仍然不变。现在,“Pom Jong”“Donjara”和“Jumpon”等玩法类似的产品,都被统一称为碰将。

最初,碰将牌面的图案都是轮船、汽车或飞机等方便儿童辨认的物体,但自从TOMY发行碰将游戏以来,牌面图案逐渐开始商业化。迪士尼、宝可梦等知名品牌的形象开始陆续出现在碰将的牌面上,牌面图案、颜色和相应的规则也会根据主题而调整,衍生出了五花八门的玩法,但核心玩法始终都没变过。

现在,使用一个知名文化主题来设计对应的新版本碰将,几乎已经成了碰将游戏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马力欧”“海贼王”等知名游戏、动漫系列都相继推出过自己的碰将牌,“早安少女组。”(モーニング娘。)和AKB48等偶像团体也有过联动的碰将牌产品。

“马力欧”“海贼王”“早安少女组。”和AKB48主题的碰将游戏

日本的桌游产业尽管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和成熟,但电子游戏这种新兴的娱乐形式渐渐后来居上,反过来侵吞着桌游的市场份额,桌游电子化成为了一个时代趋势。碰将牌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但好在它的核心是玩法,而不是骨牌的形式,于是也和它的前辈麻将一样顺应这股潮流,顺理成章地被搬到了电子游戏的屏幕上。

第一款碰将的电子游戏,是1983年万代(现为万代南梦宫)发布的LSI游戏机《Computer Donjara》。玩家可以在LCD显示屏上,通过按键控制王冠、眉毛、鼻子和眼睛等组件,组合成不同的表情。系统会根据表情要求和表情的完整程度给出不同的分数,并以此分出胜负。遗憾的这款游戏并不支持多人游戏,玩家只能与电脑进行对战。

此后陆续有各种脱胎于碰将玩法的电子游戏推出,也有很多作品(例如《樱花大战4:恋爱吧少女》)选择将其作为内置小游戏,但它们大部分都没有采用碰将这个名字。这导致了绝大多数中国玩家尽管玩过类似的游戏模式,却并不知道这种玩法的真正名称,只能简单地称之为“麻将小游戏”。

在这些作品里,碰将一直以单机游戏的形式呈现,多人对战一直都没有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博弈这个最核心的玩点始终没有得以展现。直到2009年底,碰将的正统电子游戏作品《碰将》(ポンジャン)才由TAKARA TOMY开发并在NDSi(包括NDSi LL/XL)平台上发行,终于实现了多人对战功能。

这款《Computer Donjara》虽然质量不错,但销量却没能让万代满意

NDSi上原汁原味的《碰将》画面不错

碰将与自走棋

碰将对我们来说是个无比陌生的概念,不论是在麻将爱好者中,还是在桌游圈里,它都处于极度边缘的位置。不仅在此前的中文世界里几乎看不到它的名字,甚至在日语世界里它都是个低频词汇。与其他流星般的亚文化不同,碰将并没有受制于大众对它匮乏的认知,依然作为一种成功的商业产品和游戏形式流传着,并且还悄悄地融入到电子游戏世界,以另一种面貌掀起了一场新的风暴,这就要牵扯到时下最火热的策略游戏——《刀塔自走棋》。

回顾一下碰将基本规则中的几个点:固定的牌池、3张相同的牌作为加分的基本单位、牌之间的关联有额外加分、一张牌有图案和颜色的双重属性。很多玩家一定觉得异常熟悉,因为这和自走棋的基本规则非常相似。

就以文章开始提到的《宝可梦家庭碰将》为例,每局比赛中,一种宝可梦的数量是固定的,自走棋中每局每种英雄的数量也是一定的,自己拿到就意味着别人拿到的概率降低,根据局势调整自己需求的策略也是一致的。3个相同的宝可梦为基本的计分单位,自走棋里也需要凑3个相同的英雄来提升战斗力,同样省去了“顺子”和“吃”等要素,这也是自走棋的规则与麻将相比,更加贴近碰将的地方。

每张宝可梦牌都有着种族和属性两个特质,自走棋的英雄也有着种族和职业两种特性,而这些特质的组合都能带来相应的分数或者战斗力加成,这也是在搭配牌型或阵容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还有它们共同引入的RPG要素,脱离了麻将抽象的概念,生动的角色在富有逻辑的规则上增添了表现力,这也是它们都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不同的是,《刀塔自走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战斗要素,分数的比较升级为更有冲击力的战斗场景,进一步提升了游戏的感染力。而且凑出3个相同英雄后它们会合而为一,不会占据手牌数量,有更多深入运营的余地。多种特质组合产生的加成也不再是分数,而是各种战斗加成效果,根据局势还会有相生相克的变数产生,进一步强化了策略元素。

《刀塔自走棋》战斗的表现力比起普通的棋类强了太多

巨鸟多多团队可能之前并不了解碰将,但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确实借鉴过麻将”,“自走棋的游戏本质就是麻将”。在了解过碰将的规则后可以发现,与麻将相比,自走棋可能更贴近碰将的设定。因为碰将就是经过提炼的麻将规则精粹,《刀塔自走棋》团队就是凭借自己的理解在麻将的核心上加入了更符合电子游戏玩家习惯的新内容,追求上手易、精通难,最终呈现出了这样一款火爆的策略游戏。

事实上,在麻将流行的日本,这个碰将的诞生地,《刀塔自走棋》也确实有着不低的人气。最初,游戏在日本的流行程度并不及现在,但借助虚拟主播(VTuber)的推广,《刀塔自走棋》在PC游戏式微的日本也很快风靡起来。

虚拟主播是时下最流行的二次元文化之一,凭借着讨巧的人格设定和精美的二次元虚拟形象,吸引到大量热爱二次元文化的观众。《刀塔自走棋》兴起时,很多平时直播麻将和聊天的播主也顺应潮流,纷纷开始尝试并一发不可收拾。他们不仅自己会通宵直播,还开始大力地向观众和别的主播推介,甚至还出现了专为虚拟主播举办的比赛,《刀塔自走棋》由此逐渐在日本网友间传播并流行开来。

  第一届VTuber自走棋大赛共有32位播主参与角逐

前一段时间,一款国产MOBA手游的自走棋模式推出时,非常讨巧地选用了“麻雀棋”这样一个名字,所以这款游戏吸引了许多不了解《刀塔自走棋》的人的关注,推特上就有不少日本麻将爱好者询问这是什么游戏,甚至还有一名传统麻将推主也转发了这个消息。确实,这个推广措施有投机取巧的成分在,但它对蓝海玩家的开拓也的确有一些帮助。当然,最后游戏成功与否,还要靠自身的品质说话。

随着《刀塔自走棋》的大火,自走棋游戏这块新鲜出炉的蛋糕引来了各路开发商的哄抢,各种自走棋争先推出试图抢占剩余市场。近日,《刀塔自走棋》宣布将推出收费月卡,似乎这片市场的变现时代即将来临。

自走棋火了,但碰将仍然很小众。在万代官网的碰将产品页上,碰将与日本漫画杂志《KOROKORO ANIKI》(知名作品有《四驱兄弟》《四驱小子》等)的联动企划即将开始,“妖怪手表”主题的碰将牌也正“大好评贩售中”,一片岁月静好的景象。

尽管碰将和自走棋有着相似的玩法与相同的游戏核心体验,但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碰将就像一位解甲归田的老将,满身武艺,仍然挥动着锄头默默耕耘。以至于第一次看到这款“宝可梦麻将”时,我会觉得无厘头和难以置信,从未想过它们能结合得如此巧妙。

或许,碰将根本不奢求和麻将一样蜚声世界,也不指望和自走棋一样火爆一时,它只希望作为一款简单的游戏,“在假日、新年或晚餐后,与全家老幼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这就够了。
 

0

实习编辑 谭一尘

粗心侦探

查看更多谭一尘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