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断舍离

一个人如果生活中仅保留最低限度的所需,会活成什么样?

编辑忘川2018年10月19日 18时36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我最近常在思考,一个人如果生活中仅保留最低限度的所需,会活成什么样——当然,这里的“所需”未必只是生活必需品,也包括精神所需,因此我们暂时不必把主机什么的给扔掉。

会有这样的念头,是因为我最近在断舍离。先是家里搬迁,我一口气扔掉了298斤的图书和光碟,而后回到北京,仍觉意犹未尽,“不扔不舒服斯基”,遂决定清算下自己的生活,好拿回一点“主权”,让生活重归掌控。

哪种情况算“失控”呢?就是你想找某样东西,你确定没丢,但可能一个20平方的小房间,你翻来翻去,得,死活找不到。出门前想起来,睡觉前想起来,忍不住找起来,然后就蹉跎了时间和睡眠。直到某个无关痛痒的时刻,或许在你的沙发缝里,或许是个久未掀开的收纳盒中,“哦,原来你在这里”。

很多我们当时觉得还有点用的东西,可能找到时已经成了垃圾,只是因为放久了,捧着它你就想起曾经,于是垃圾又成了纪念品。“啊,这是我小学时候的××啊,好怀念!”“这个不是我以前很喜欢的×××吗!”

当时110元入的《天之痕》特别版,附赠了炼妖壶和一整套的《轩辕剑》全彩漫画

我没有电脑和主机时特别喜欢买游戏杂志,有了电脑后又爱上了买游戏。同时在家里堆积起来的,还有各种影片和CD。当时我有种执念,就是看过、玩过、听过又喜欢的东西,稍微感兴趣,可能会看、会玩、会听的东西,我一定要把它搞回来。为了这些能从精神层面给到我满足感的东西,我可以省下一切我能省下的吃穿用度。

当时的我就会有明确的“选择”,比如CD一定要买港台版,因为母带啊压盘啊那些因素;游戏呢一定要买正版,因为盗版的可能会伤光驱、删CG、带病毒;DVD这种反而是盗版做得最好,因为它可以给你搞出一个“1区画面+2区音轨+8区字幕+×区花絮”之类的整合版,一口气将这部电影的“最佳配置”给你攒到了一起——那会儿,不少人都觉得组装台式机强过品牌机。

我忏悔,我的游戏和CD基本都是正版,但DVD往往不是——这些都被我扔掉了

当时我还对VCD充满了嫌弃,觉得DVD才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新世纪福音战士》的DVD我都搞了两套。更别说那些我刻碟收藏的700MB大小的AVI,一部电影1.4GB就叫“高清”,而且“比RMVB强一万倍”,用上了MKV封装就特别“高级”。为了保存这些“极品片源”,我连刻碟用的CD-ROM都买最好的,因为使用寿命长……一张多少钱来着?我忘了。

结果显而易见,科技的进步狠狠打了我的脸。现在显示器都能上到8K了,蓝光都烂大街了,大家听歌、玩游戏,很多都选择数字版了,也就主机玩家为了方便出二手或当收藏还愿意买实体。至于我那上百张CD-ROM,我现在甚至没有一个光驱设备可以读它。

除了游戏,我还买了国内引进的《樱花大战》TV动画

但想扔掉它们,我仍觉困难——物质上它们是垃圾了,可精神上它们还是纪念品啊……虽然除了放在那儿,把家囤积成仓库,我似乎也没有什么再打开它们的机会。

结局是,我的老家成了我的“纪念品避难所”,直到这次搬家,我带不走它们,才不得不开始面对。在收拾这些东西时,我甚至会有一瞬间的懊恼:如果我当时没有买,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纠结呢?但如果没有过去这些东西,我又怎么会成为现在的我?

最终我的做法是,留下那些让我真正心动、无法舍弃的,其它的处理掉。我希望将我周遭的生活减量到自己能确实掌握、面对的程度,彻底断绝自己那些因为冲动和不理性而造成的开销,比如那些因为贪便宜或觉得自己有一天会玩,于是趁着白菜价下单的游戏——过往的人生经验告诉我,这个“有一天”或许永远不会来临。

扔完那些图书和光碟后,我可能心疼了一晚,或是两晚,之后却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我开始想过上这样一种生活:想玩的东西马上去玩,错过那个Timing,就把它忘记掉。

一个人如果生活中仅保留最低限度的所需,会活成什么样?会离所谓的“理想生活”更近吗?我想找到这个答案。

6

编辑 忘川

zhangwang@chuapp.com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查看更多忘川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