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借奥斯卡扯点闲篇

我真的认为,在节奏这一点上,大多数国产电影不过也就是达到了把10个小品串联到一起的地步,还是硬生生地串联。

编辑梅林粉杖2017年02月28日 16时59分

触乐夜话,每晚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小罗深得本文主旨……

奥斯卡已经过去一天了,在中文媒体上有两个热点还没完全消散,一个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颁错了奖,弄得好多人下不来台,这的确挺戏剧性的,却跟中国人没什么关系;还有一个是《长城》躺枪,这个国内观众们更感兴趣,自然也就有各方面的解读了:有的说别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脱口秀明星损人那是继承奥斯卡的传统,其实人家跟马特·呆萌挺好的;有的说这就是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电影嘛,白皮就是这么自带优越感。

好莱坞自带优越感应该是个事实,我也有点讨厌这一点,不过我今天想说的是,好莱坞的优越感是建立在美国电影工业辉煌历史的基础上的,当奥斯卡的大场面真的(也就捎带)讽刺了一下中国电影的时候,中国人可能心里不太舒服,可是应该服气,因为你真的没有被他们看得起的理由,往了大了说,就算老牌帝国主义强国靠着金山银山吃老本,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力量,您也应该拿出点真本事打人家脸吧,但是具体到电影行业里,还真的没怎么有。

中国电影行业这些年是有钱了,从房地产大亨到BAT全都一头扎了进去,每年产出电影近千部,银幕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我春节的时候回家过年,小城里电影院又多开了几家,而且上座率都还不错,只从数据来看,中国电影产业欣欣向荣。可是另一方面,你很难相信,中国电影产业繁荣了快10年了,这个行业里的顶级导演仍然在产出像《长城》这样的电影,不觉得可悲吗?一个当年可以拍出《活着》的导演,拍了这么一坨难以形容的东西,简直给我大甜甜招黑。

这个Logo的丑度也是没谁了,能不能不要在电影片头展示呢

是的,你可以说,我们每年这么多电影,出点烂片很正常,好莱坞也只有塔尖上的那些是好的,可是你能想象史提芬·史匹堡这种级别的人会拍一部《僵尸舞娘大战外星人》吗?

史匹堡近几年的成绩单是《丁丁历险记》和《圆梦巨人》,我国大导同期导出了《黄金甲》和《长城》

也差不多是10年以前吧,我看过一个中国导演的专访,很硬气地讲:“中国人拍不出好莱坞的电影,那是没钱。”如今,把人力成本算在内,许多国产电影的成本已经不比好莱坞差多少了,可是这些影片的质量,有几个令人满意呢。

这些年不管在影院还是在视频网站上,我自己看了大量的国产新片,因为我真的很关心国产电影。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国产电影的特效是成长速度最快的。在一些神话题材电影里,已经感觉不到哪里的特效特别假了,就算是范冰冰主演的那部烂到渣的《封神》,特效其实也还不错。反而你回头看看花絮,会发现你原来没注意到的地方,其实是绿幕拍摄然后合成的,这无疑就是成功的特效。当然想想也很对,只要砸钱去国外做特效,或者找国内最顶级的特效公司,那做出来的肯定不会太差。

《三打白骨精》的特效比《大闹天宫》进步多了,但我不能接受这些奇怪的造型,还有东北话二师兄

同理,我们找一个国内顶级的造型大师,肯定把神话电影的场景、人物的服侍设计得古意盎然,但是在剧本、导演、表演、后期这些层面,差距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我们常常斥责好莱坞电影是流水线作业,事先画好了故事板、分镜,然后照着执行,拍出来的东西感觉都差不多。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这样,在影院里看爆米花电影,比如动画片和漫画英雄电影,我已经养成了一个能力,就是不仅能猜到剧情走向,而且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出场,坏人什么时候遭殃、好人什么时候得救,镜头从哪个角度拍下去、停留几秒,都可以猜到八九不离十。

你可以说这是流水线作业,但为什么这样的电影可以卖座,恰恰是因为它遵循了类型电影的规律,导演和编剧可以娴熟地掌握节奏感,哪里快哪里慢,哪里埋笑料哪里抖包袱,哪里又设置一个泪点,这都是在论的。所以,尽管我能猜到很多电影的情节规律,我仍旧觉得这是可以看的电影,因为已经被千百次证明了,电影这么拍是对的,这么拍的确可以调动人类的情绪,顺畅地一路走下去,走向片尾的高潮部分,看完了我觉得真爽。

《飞屋环游记》开头有段快速剪辑的剧情,被誉为影史上最经典的爱情片段之一,3分钟看到飙泪,你觉得中国导演有这个功力吗?

而国产电影真的很难有节奏感,别说节奏感了,许多国产电影连开头几分钟用舒缓的音画把观众慢慢代入情绪都不会,上来就是一通乱响,或者高频度的镜头切换,你就是学点心理学也不至于搞得这么糟吧?就算是这几年反响还不错的《寻龙诀》啦、《捉妖记》啦,你觉得有节奏感吗?《寻龙诀》的节奏简直是电视剧那种流水账式的,《捉妖记》里那些歌舞片段各种大写的尴尬。我真的认为,在节奏这一点上,大多数国产电影不过也就是达到了把10个小品串联到一起的地步,还是硬生生地串联。

至于导演,那就更糟了。说到导演,我不得不提一下陆川这个人,我最近看了几部他的电影,身心上都受尽了折磨。我很难理解这个人当年拍过《寻枪》和《可可西里》,即使我当年只能看这些影片的劣质VCD,仍旧能感受到画面里透出的力量,那时候,你至少知道这个导演想表达什么。到了《南京!南京!》,有点别扭,可是怎么说呢,敢去拍这个题材,我仍旧敬他是一条汉子。转折点是《王的盛宴》 ,在这部电影里他成功变成了一个自说自话的装X犯,整个片子都不知所云。压垮最后一根稻草的是《九层妖塔》,其剧情之晦涩、表演之拙劣以及特效之完美,完全是当下中国电影的写照,而拍了这部电影的导演至今还感觉良好,也真不知道是为什么。

你以为《九层妖塔》是盗墓片?其实人家是个玩穿越的怪兽电影……

我非常不喜欢“第X代”导演这个提法,我不知道这个提法为什么那么流行,因为你去哪个国家,也没有这么称呼导演的,有人说这就是个自然叙述,没有感情色彩,但你不觉得吗,这么一称呼就自带装X特效,好像让人觉得第几代第几代听起来挺神圣挺厉害的,最后连他们自己也都这么觉得了。

我还可以举出许多类似的例子,说明在钱的滋养下,中国电影产业还缺很多东西。比如说,剪辑混乱!这个锅到底是剪辑师来背,还是导演来背?比如说,不重视后期!起码有一半的电影,字幕永远是难看的系统默认字体。比如说,莫名其妙的崇洋媚外!大多数电影的演职员表非要给中文配上一遍英文,还是语法错漏百出的英文……

《生化危机:终章》北美票房只有2000多万美元,烂番茄指数33%,国内票房已经直逼10亿去了,我还能说什么……

电影业就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中国当下许多文化产业的现实。如果用上面讲的这些电影业的坏话去套游戏业,也是能一一对应的。比方说,在游戏业里,技术层面上我们其实也很容易进步,那些不怕花钱的大厂,只要你想,找最好的程序、美工,总是能弄出个看着养眼的游戏出来,但是你有没有好的创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你可以说,这是产业太浮躁了,没人可以沉得下心,这的确可以安慰自己,因为让电影人都站出来,自己承认自己能力有问题,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13

编辑 梅林粉杖

meilinfenzhang@chuapp.com

其实,我是一个美工

查看更多梅林粉杖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