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视障玩家做游戏的人

老唐说,他有3个目标:第一,让公司做的事有价值;第二,让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们活得有尊严;第三,吸引更多人来和他们一起做事。

编辑陈静2022年02月10日 18时06分

4年前,手游《听游江湖》上线。上线后的1400多天里,它获得了将近100万下载量,活跃用户约12万人,游戏内置的聊天系统频次高峰期达到单日21.8万人次。

在如今的游戏市场里,这个数字毫不出彩。但《听游江湖》不是一款设计给所有人的游戏——它没有画面,只有简单的黑色背景,所有内容全靠声音与用户交互。再简单点说,它是一个仅凭声音就能玩的游戏。

《听游江湖》的玩家绝大多数是视障人士。在这款游戏之前,视障玩家的需求往往被掩盖在普遍的漠视与宽泛的无障碍设计之下。偶尔,他们的声音会从一些隐秘的角落传出来,期待得到回应:能不能专门为视障玩家做一个好玩的游戏?

老唐就在做这件事,他一做就是4年。

为了需求做游戏

去年12月的一天,在老唐的办公室里,我打开了《听游江湖》。游戏刚刚进行了一次更新,12项新活动,一个机械女声把详细内容逐条朗读出来,全程大约花了10分钟。听完最后一条,我已经完全忘记第一条说了什么。

“记不住对吧?”老唐笑着说,“但是他们(视障玩家)能记住。”

《听游江湖》中为数不多的文字

老唐40多岁,中等身材,额前有一撮相当明显的白发。他现在的身份是心智互动首席执行官。在对外介绍时,他把心智互动称为“一家规模不大的游戏研发公司”,花4年时间制作了免费读屏工具“心智无障碍助手”、游戏《听游江湖》和社交平台“爱说笑”。这些应用在一般人熟知的在线商店和社交媒体上默默无闻,但在以视障人群为主体的用户中,已经形成了一个颇为热闹的小圈子。

在老唐的自述中,他一开始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开发游戏。他毕业于名牌大学,去欧洲留过学,25岁开始创业,第一个合作对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电教第一品牌。2002年,他单枪匹马去和年销售额15亿元的对方谈,一起开发小语种产品。当时,电子产品还按照硬件配置定价销售,利润建立在走量上,老唐和他的小语种产品却突破了这个法则。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垂直领域和细分市场,当时还不太有这个概念。我只知道有人和我说,有这个需求,我就考虑能不能实现。”老唐说。这种为满足需求而制作产品的思路也体现在他之后的每一次创业里:他做过翻译软件,做过电教,直到智能手机出现。

“大概是2004、2005年,当时各种MP3、MP4还很流行,电子词典也卖得很好,但智能手机出来之后,我立刻意识到这个东西就是未来,转型去做手机开发。”老唐说。现在看来,这当然是个正确的决定,但在老唐刚做手机软件开发时,市场上的老大还是塞班,苹果手机刚刚上市,安卓系统处在1.0阶段,他因此走过许多弯路。

对老唐来说,接触视障群体是个偶然。当初一个朋友找到他,说有视障用户问能不能给他们做一个用来读小说的设备。当时他并不想做硬件,但因为正在空窗期,加上有采购兜底,最终还是做了出来。它不是老唐满意的东西,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了解视障人群的需求。

根据2016年的《中国互联网视障用户基本情况报告》显示,中国视障者数量在1300万人以上

接触多了,就有视障玩家来问老唐,能不能给他们做一款游戏,他们愿意为游戏花钱。

老唐认为这个需求很合理,也符合他的商业逻辑。但在详细研究之后,他发现这些人提的需求是PC游戏——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价格仍然昂贵、山寨泛滥的年代,人们还没有手机游戏的概念,而PC在视障群体里的普及度不高,“10个人里可能有8个没有电脑,也不会用电脑”,PC游戏没有推广的空间。

很快,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到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手游的爆发期。人们只要花1000多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台能玩游戏的手机,嗅觉灵敏的开发者已经在手机应用商店里赚到了第一桶金。

2008年之后,无障碍设计陆续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智能手机在视障群体中逐渐普及开来。此后的时间里,老唐一直在观望,直到2016年,他觉得,可以尝试在手机上给视障玩家做游戏了。

老唐从来没做过游戏,也没接触过游戏开发圈子的人。他的想法很简单:有了需求,有了用户,有了市场,那就组一个团队,把游戏做出来就行了。

“但我从来没想过,组一个游戏开发团队会这么困难。”老唐说,他创业很多次,组过各种团队,都很顺利,只有游戏不顺。

“我和工程师沟通,和策划沟通,和很多人沟通,我发现自己和他们讲不通基本的商业逻辑。”那时候,老唐和每个他找到的人都聊过两小时以上,前20分钟,他会和对方讲用户,讲规模,讲他们的消费能力,但很多人并不在乎这些,取而代之的是流水、渠道、买量。他们看着老唐说,进游戏圈是要交学费的。

老唐不太理解这些。他还是觉得,给用户做出他们需要的东西,用户因此而付费,这样的思路能行。

一个窗口

我尝试着自己玩《听游江湖》。戴上耳机,点击手机屏幕上的App图标,除了最开始的Logo和基本信息之外,游戏的确没有任何画面表现。屏幕上偶尔会出现几个光点,但如果不听声音,完全判断不出这些光点代表什么。

和许多游戏一样,《听游江湖》也有“开场CG”,是完全用声音来表现的:风吹过树叶的响声、急速奔跑的脚步声、刀剑的撞击声、受伤的呼喊声,组成一个月黑风高,两名侠客对决的场景。

游戏中大部分剧情都靠角色对白推进,精彩段落会加入音乐、背景和较为复杂的演出。操作提示和UI等内容则通过旁白描述来提醒。按照提示一步步做,推进剧情、战斗、练级乃至课金都很方便。除了语音操作花的时间更多之外,几乎没有感受到什么障碍。我用了将近一小时,成功让主角下了山。

开发团队把“3D音频”作为《听游江湖》的主打特色

对于老唐来说,这些如今看来方便的设计,背后都是开发团队长时间探索的结果。“首先从逻辑上就完全不一样,比如互动,一般是从视觉、听觉、触觉这几方面,其中触觉往往是受视觉、听觉指令行事的,而视觉又是指导互动最重要的输入方式。一旦视觉没有了,只能用听觉去和触觉响应。”老唐说,为了让声音提供的信息量更大,许多设计需要完全推翻他们原有的认知。

这也是《听游江湖》在许多地方采用了声效演出,而不是单纯语音描述的原因。“那样太啰嗦了,效率很低,玩家也累。”老唐说,这是一种折中的办法,因为纯用语音描述所有场景就像“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地发送一张几兆的图”。

必须使用声音的地方,旁白语速也比普通音频、视频快。老唐说,这个速度符合视障玩家的习惯,普通人觉得快,但更合适他们。

老唐又向我举了一个例子:一般游戏里,角色的血量、蓝量、装备、技能都不需要额外描述,用数字、文字写出来,玩家都能看到。但《听游江湖》里,这些都要用语音读出,许多玩家会刻意记住这组数字。“有一次,一个玩家来投诉,说游戏有Bug,故意降低了他的装备等级,”老唐笑着说,“我们去查后台,没发现什么问题,结果是他记错了。”

在游戏内容之外,需要解决的麻烦还有很多。老唐说,开发团队最复杂也最繁重的任务,其实是机型适配——既要适配不断发售的新手机、新系统,也要向下兼容旧手机、旧系统,这个“向下兼容”的范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心智互动办公日常

“《听游江湖》现在还支持安卓6.0系统——其实以前还能支持5.0,现在实在不行了。”老唐说,“你在游戏的适配列表里能看到很多已经停产的手机,还有一些普通人根本没听说过的定制机。如果把我们用户的手机机型全列出来,差不多就是个中国智能手机博物馆。”

用户们不是没钱买手机。老唐说,很多时候都不是钱的问题。对于视障用户来说,他们在拿到新手机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要有人熟悉他们的使用习惯,帮他们设置好,即使如此,他们也需要摸索着使用。很多人因为缺少帮助,或者适应成本太高,干脆不换手机,旧手机坏了,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

老唐不想因为适配而失去用户,很多时候,他和他的团队会去主动联系用户,对他们说,假如换了手机之后不懂怎么用,可以随时来问我们;要是不方便,让家人联系我们也行。让老唐感到悲观的是,来找他们的用户仍然不多。

“我不知道他们是换了手机,还是最终没换手机,放弃了游戏。”老唐说,他们希望用户来寻求帮助不仅仅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如果那些玩家不玩《听游江湖》,去玩别的游戏也可以,但给视障玩家的游戏太少了,《听游江湖》实际上是他们娱乐、社交的一个窗口,要是手机不兼容,这个窗口可能就关上了。”

老唐说,他会尽量为所有玩家一直开着窗,“窗子一旦打开,就不能再关上了”。

“普通人”

开发《听游江湖》时,老唐给团队定了两条原则:一是不买量,课金要克制;二是重视社交,让玩家尽可能方便地在游戏中认识更多朋友,或是拉朋友来玩游戏。

它们听上去和如今市场上流行的手游设计原则刚好相反。我问老唐,为什么要这么做。

老唐说,这更适应视障玩家这个群体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社交需求。

老唐没有细说《听游江湖》上线4年来的流水数字,只说“略有盈余,还能支持稳步扩张”。“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们调查过,《听游江湖》玩家里的大R、小R、无课玩家的比例和普通手游里基本一样。”老唐觉得,这也许说明他的思路并没有错。

在游戏内社交方面,开发团队投入更大。他们把社交平台爱说笑与《听游江湖》融合在一起,玩家在游戏中交了朋友,可以直接转到社交平台聊天,同样地,在社交平台上认识的朋友,可以立刻打开游戏一起玩。

游戏中的部分配音工作也在办公室里完成

“还是一样的道理,要让玩家尽量方便。”老唐解释,对视障玩家来说,在手机上关闭一个应用,打开另一个应用,再回到原本那个应用,这套操作是很繁琐的,市面上大多数手机也不支持。为了方便,开发团队把游戏与社交平台直接绑定了。

老唐认为社交是《听游江湖》成功运营4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深入了解视障群体之后,他发现这些玩家的需求和普通玩家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游戏和应用弱化社交,是因为现在我们社交的干扰太多,大家太累了,有的环境也不是适合社交的环境。”老唐说,“但很多视障玩家平时有很多时间,他们玩游戏并不单单是为了游戏,可能还想打发时间,想认识新朋友。更何况《听游江湖》的玩家绝大多数同为视障,他们交流起来不会有太大压力,也更主动。”

大部分视障玩家的社交圈子都集中在这个群体内部。许多人在游戏里交友之后,会进一步发展到线下见面。老唐说,光是他听说的,在《听游江湖》里认识、恋爱、结婚的情侣,就有好几百对。

“这件事背后其实还是那个老问题。”老唐说,在日常生活中,视障人群的需求是把他们当作普通人看待,但做起来并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一方面,无障碍设施还不那么完善,盲道被占用等事件经常发生;另一方面,许多人难以把握与视障人士的社交距离。

老唐觉得后一点其实比前一点更重要。他举了个例子:很多视障人士的生活能力很强,一根盲杖可以走天下,但有时候他人的善意反而会吓到他们。“比如过马路的时候,热心帮忙的人肯定不少,但假如有人直接去拉他们的盲杖,就很吓人。”

按照老唐的理解,把视障人士当成普通人的意思是,与他们保持像普通人那样的边界,只在对方主动寻求帮助的时候才出手帮忙。

专为导盲犬设置的垫子、水盆和玩具

像是在印证他的说法,心智互动有不少视障员工,办公室里却没有明显的无障碍设施。每个人都熟练地操作电脑,与身边的人聊天,到了吃饭时间,就掏出手机点外卖。

开发者、主播、电竞、短视频

在另一间会议室里,我见到了科科,他在开发团队里担任主程,每天通勤两小时上下班。这是他第一份全职程序工作,在此之前,他是一名独立游戏开发者,曾经自制过游戏平台,邀请其他独立开发者把游戏放在上面发布。

作为后端开发,科科不认为视力差异对他的工作有太大影响。策划同事把策划方案用文档发给他,他用读屏软件阅读,然后开始做,中途偶有讨论。唯一的区别是,给他的文档里图片很少,即使有,也会用文本再描述一遍。

科科自己也喜欢玩游戏,尤其喜欢“吃鸡”。他对我说,视障玩家并不是不能玩对抗性强的游戏,有时候,因为视力缺失,他们会更加专注,水平完全不比视力正常的人低。

老唐也赞成他的说法:“我认识几个视障玩家,打‘拳皇’,我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

开发《听游江湖》时,他们也考虑过把它做成一个视障和视力正常的玩家都能玩的游戏,就像市面上许多包含了“无障碍模式”的游戏一样。但最后,老唐放弃了,他考虑的是游戏的公平性。

“毕竟视觉传达的信息比听觉多多了,如果把普通游戏‘改造’成无障碍游戏,从内容的角度是可以让视障玩家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但从响应的角度就不行。”老唐说,“这会让游戏变得不公平,一旦不公平,就没了可玩性,很大一部分视障玩家就不会去玩。”

然而的确有一些视障玩家想玩“吃鸡”,玩MOBA。科科说,他们也开发了几个主打对抗的游戏,越来越多的玩家被吸引进来。他们组成队伍,打起了电竞比赛,每逢开赛,还有主播专门担任解说,为直播间里的“听众”们讲解。

视障玩家也有了自己的电竞比赛

视障选手打电竞,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件有些奇妙的事,但在心智互动,他们已经做了好几年。游戏、比赛、奖金、直播,所有成本都由公司负责。

“电竞这一块完全是赔钱在做。”老唐说。但他没有想过放弃。

理由也很简单。他们想为视障群体找到新的可能性,职业、眼界,以及更多的东西。老唐说得相当直白:“并不是所有的视障人都想学按摩、做按摩,他们也想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然,让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孩子做按摩做一辈子,他怎么能开心呢?他需要别的。”

他们一开始尝试的是直播。老唐说,许多玩家来找他,说自己曾经在别的直播平台尝试过,但很不成功,希望再多些机会。老唐想了想,说好,如果你们能做,就来试试。

老唐他们在爱说笑上设计了直播功能。说是直播,实际上更像一个大型聊天室,玩家们对主播的才艺、技能没有太多要求,听到其他人的声音,和朋友们互动,成了他们常做的事。

再后来,年轻人们又说,别人打电竞,我们也想打。老唐的回答也是一样:如果能做,那就试试。

老唐他们自己也开了直播和短视频,但不在爱说笑上,而是更加主流的平台,内容也以视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分享为主。出镜最多的是彤彤,她年轻,形象好,表达得体,受到不少好评。彤彤有导盲犬,一条体型巨大的拉布拉多,她带着它上下班,拍视频。不工作时,拉布拉多就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哪里有食物,它就蹲在边上翘首以盼。

新年期间,一则用盲文书写新年贺词的短视频获得了30多万点赞

公司直播的目的和玩家们不同。从公司角度,的确想获得更多流量,让更多人了解视障人群的生活,但这并不是全部。从公司层面更想要的是,能有越来越多的视障用户或者他们的家人,能看到这个给视障玩家提供游戏和社交的地方。

老唐也知道,这样的内容要获得关注,比那些“神曲”“土味视频”困难得多。有几次,心智互动的视频因为公益的名义上了几次热搜,但老唐发现,热搜带来的流量里,90%是好奇的正常人,只有10%可能与视障人群有关。

“如果那些浏览量里有更多视障玩家就好了,他们可以来我们这里,找到更多和他们一样的朋友。”老唐笑着说,“当然,如果一下子来很多人我们也消化不了,但那样就可以吸引更多愿意做这些事的人,把盘子越做越大。”

老唐也尝试过去掉公益标签,用普通的方式为游戏、直播、短视频做推广。他发现,这比用公益名义带来流量更难。

“之前我们拿了钱去做广告,连个响也听不到。甚至于,我拿着宣传的钱都花不出去,对方不知道该怎么做预算。”老唐说,“做这些事的人还是太少了。”老唐希望,有那么一天,他能把这些钱花出去。

用商业做公益

老唐很喜欢说“商业”这个词,他戏称,自己是在用商业模式在做公益。他有3个目标:第一,让公司做的事有价值;第二,让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们活得有尊严;第三,吸引更多人来和他们一起做事。

商业化意味着他们可以生存下去,与此同时,公益让他们承担了许多责任。老唐说,这表明,一方面他们需要把游戏做好,另一方面也要运营得足够用心。

“现在《听游江湖》已经成了给视障玩家做游戏的一道门槛,别的团队如果做得还不如《听游江湖》,那玩家就不买帐了。”老唐表示,“而且我们一旦做了,就要一直做下去,如果游戏几个月就停服,对这样一群玩家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至少现在,《听游江湖》获得了视障玩家们的认可,这让老唐有信心更进一步。他说,他们打算做一款新游戏,能让视障和视力正常的玩家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一起玩,那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开放世界,每个人的善恶选择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游戏环境的走向,让玩家从中获得乐趣。

他不确定新游戏什么时候能完成。在那之前,他还要在《听游江湖》里付出更多。

(文中老唐、科科、彤彤为化名。)

0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