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的“电竞班”,和围绕它们的迷思与希冀

一切的争论和误解,都是漫长接受过程里的缩影。

编辑祝思齐2021年03月19日 19时03分

对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小游(化名)来说,谈论学院里被外界称为“电竞专业”的“数娱”,是件比较敏感的事。“这是我们系最容易引起舆论热度,容易被当做噱头的专业。”他说。

“数娱”指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艺术学院在2017年开设的“艺术与设计(数字娱乐方向)”专业。开设之初就有许多媒体报导,许多报导还将重点放在“第一所211高校开设本科电竞专业”上,引起了一番议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等超过20余所高校也设置了类似专业,侧重游戏策划、主持播音、赛事解说、管理运营等不同方向。至于开设游戏学公选课或公共讲座的学校,就更多了。相关的争议也从未停歇。

类似的情况在今年3月初又重演了一次,这次的主角变成了北京大学。据人民网报道,北京大学设立了国内首个电竞高级人才研修班(下文简称研修班),学费68000元。

电竞行业正在逐渐得到“正名”。一方面,越来越多高校开设了电竞相关专业;另一方面,它也越来越多在体育竞技领域得到认可。2016年,“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成为教育部认证的高校专业;2017年,超过20所高校设立了电子竞技相关专业;2018年,电竞成为雅加达亚运会的表演项目,并终于在2020年成为杭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今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出台了“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虽然这个过程相当缓慢,有些标准看上去也古怪,但社会看待电竞行业的眼光正在更新确实是一个事实。

与这种发展相对的是,大众对电竞的认识,依旧处在一个十分初级的阶段。高校的电竞教育是其中一项比较突出的矛盾点。每当有知名高校的名字跟“电竞”绑在一起,总不免引起人们的议论——有些人质疑电竞行业难登大雅之堂,高校不应当为了追求新潮而放下身段;有些人认为所谓的电竞专业不过是花瓶:“搞电竞的正经人谁上电竞专业?”。

2018年,中国电竞队伍在雅加达亚运会的《英雄联盟》项目中夺冠。这次胜利让国内电竞爱好者兴奋不已,遗憾的是,原本央视5套承诺的赛事转播被临时取消

这说明,这些年来,宏观政策上的扶植与承认,以及行业内部的成就还没有真正触达普罗大众。在电竞被认可为正规专业的6年后,我们仍能看见外界给电竞行业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不乏有报道仍在用“打游戏专业”“网瘾少年圆大学梦”等标题吸引眼球,加深对行业的误解与刻板印象。

为此,触乐与处在争议中的教学负责人与学生聊了聊,试图穿过这些对“电竞班”的迷思,厘清它们真正的面貌。

并不面向学生的研修班

自从北京大学电竞研修班进入大众视野,就不乏指责高校“放下斯文”的声音,究其根本是觉得电子游戏与著名高校的环境格格不入。另一方面,68000元的学费实在高昂,而目前国内电竞高级人才极度缺乏,“谁来当老师”是相关新闻下获赞最多的回复;还有个别人怀疑,这个研修班只是为了用北大的名声给学历“镀一层金”,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也有人彻底误解了这个专业的培养对象和目标。“现在打游戏还需要考得上北大?”“以后在电竞赛场上随便一问,北大的。”许多人认为电竞专业就是教人打电竞,然而事实上任何一所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教给学生的都不是“如何打好一场电竞比赛”——这些高校要么是培养能够进入游戏行业的相关人才,要么是培养管理和运营人员——虽然这些专业都笼统地被称为“电竞专业”。

这些所谓的“电竞专业”彼此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北大开设的研修班和其他高校开设的专业性质就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据北京大学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研修班的办学单位是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课程被归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高端培训”的项目分类中,所面向的受众,本就不是一般的学生或者社会人士。同属这一类别的,还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理人研修班”“北京大学中国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研修班”等。都是面向高端商界人才的课程。和其他项目一样,完成进修、考核合格后,学员会获得北京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

所以,研修班的培养对象集中在有意成为行业领导人的人群身上,比如电竞相关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核心管理层,金融、投资类公司总裁,商业地产投资商、开发商和运营商,电竞场馆、电竞俱乐部负责人,以及在有影响力的国际赛事上取得过名次的退役电竞选手等。

电竞产业和地产结合的“电竞小镇”等商业模式,此前已有先例,但会如何发展尚不明确

至于“谁来教”,项目资料表明,负责授课的师资力量大部分属于北京大学,包括在文化产业、金融、管理领域的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除此之外,课程拟邀请一些在市面上知名的体育与电竞企业的CEO进行授课。课程的内容囊括几个方面:在宏观上,有涉及企业战略和管理方式的课程模块,也有分析体育产业和经济形势的课程模块;具体到电竞行业,则有涉及俱乐部运营、赛事运营和场馆管理等内容的课时,还附带有到成功企业实地考察的环节——当然,我们目前并不知道这些成功企业是哪些。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官方网站在项目详情中公布的部分课程设置

触乐以想进一步了解电竞产业为由,致电了研修班的相关负责人,询问一般的游戏行业从业者是否可以参加这类课程。

“如果你是自己想要打电竞,或者只是一般地在别人的公司打工,就不用花这么高昂的学费来学这个。有小孩之前打电话过来说想学,我们都劝退了。”负责人回答。实际上,研修班会在接到报名表后对报名者进行一轮筛选。“我们会看你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的资源能不能帮到你。毕竟,这个研修班主要针对创业者,讲管理、讲产业趋势、讲投资。假如你是律师或者地产商,想把一个商场改建成电竞社区、电竞中心之类的,会比较适合这里。”

“你花68000元上了这个课,最后可能撬动680万的资本,才是有意义的。”负责人总结说。

研修班的进修时间长达一年半,每个月会挑一个周末集中授课,目前已经上完了第一次课。据负责人介绍,班上共有三十多名学员,包括试图自己开办培训机构的创业者、投资人,以及寻求职业转型的退役电竞选手。“大家关系还是很好的,已经可以开始谈合作了。”他说。

并不主营电竞的“电竞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数娱专业的课程可能更能够代表目前高校开设的游戏相关专业——根据小游的说法,这个专业和外界想象的不太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他对谈论这个话题态度谨慎。

“其实学院针对游戏这边的专业,本来有两个方向,游戏技术和游戏艺术。后来加上数娱,我感觉是补充了一个游戏策划的方向。”小游告诉触乐,“数娱学得比较杂,技术艺术都涉及,包括C语言、Unity基础、三维软件之类的。电竞相关的课程也会上,但电子竞技概论是好几个专业都能选的公选课。”

显然,学生们对于外界将这个专业称作“电竞专业”并不认同。“专业课还是以游戏策划为主,电竞并不是非常主要的内容。”小游补充说。策划课程也不专门针对MOBA、FPS这种竞技色彩浓厚的类型,什么都学。至于英雄互娱和院系合作办学的事情,感觉对课程设置没有起到太大影响。经营管理类的课有一些,但很少,大部分是请校外人士过去举办讲座。

至于是否有被电竞的名头吸引报考的学生在实际学习后感到失望,小游表示不存在这种情况。“数娱专业是校招,不事先了解的话是考不进来的,”他说,“且不说其他学校有没有类似的专业,中国传媒大学这个平台还是很好的。”

作为爱好者,小游觉得学校确实给对电竞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比如邀请LPL的选手和主持人来做演讲、举办电竞论坛,邀请产业相关的高层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还会借用俱乐部的场馆办电竞节什么的。电竞社团想办活动也得到了校方的很多帮助。”

北京JDG电子竞技俱乐部的场馆和中国传媒大学非常近,双方常常合作举办活动

去年12月,中国传媒大学电竞社团发起了首届北京(国际)大学生电竞节,在校方的帮助下,这次活动变得规模宏大

“总之,要说‘学习这个专业以后能从事电竞’,肯定没错。但直接叫‘电竞专业’,我觉得有违事实。”小游认为这种称呼是一种博人眼球的手段。

不过,由于专业的第一批学生今年面临毕业,他们的就业问题引发了新一轮关注。1月底, “首批电竞毕业生几乎没人从事电竞”的消息一度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不久,这条消息被相关院校辟谣,称是“误传”。

小游对这些讨论的看法更直接一些:“一个本来就不是电竞专业出来的人,不去从事电竞,这很奇怪吗?(第一批学生)好不容易毕业了,还要再被拿出来说……”

在他认识的数娱专业的同学里,30多人中有不超过5人去了和电竞直接有关的行业,剩下的大都去了国内的游戏大厂。“策划类职位,明显巨头的条件更令人心动……电竞的舆论热度高,但现实呢?行业扩张太快,除了头部选手、解说、教练,其他人的待遇都比较低。”他说,“而且大家其实比较焦虑。目前国内称得上有体量的赛事,也就是LPL和KPL。但万一《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不火了呢?这个行业会走向哪里?毕竟电竞是依托游戏的。我反正觉得,除非特别热爱,否则还是不要入行。”

从宏观数据上来看,这个行业可能比小游的想象乐观一些。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和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65.57亿元,用户规模达4.88亿人。中国已经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竞市场。与此同时,各方对“人才缺口大”的现状态度统一,但具体缺多少、缺哪种类型的人却众说纷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9年预测,电子竞技员和电子竞技运营师的缺口总量大约有350万。2020年初,人民网的报道笼统地称“电竞从业人才缺口达50万”。

这种情形其实相当奇特。一方面,行业的高速发展充满吸引力,从资本到教育界都试图为新兴且火热的电竞产业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大众舆论对过程中疑似“翻车”的新闻有些喜闻乐见的味道,仿佛这些挫折能够证实人们对电子游戏和电子竞技的某种偏见。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新的行业与职业规范,但实际作用尚且有限;对人才缺口的强调则和越来越严格的“防沉迷”措施齐头并进。

只能说,游戏不再是“电子海洛因”,但还远未被视为当代社会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部分。一切的争论和误解,都是社会对它漫长接受过程里的缩影。不管是从业者还是大众,都依然处在探索、适应行业,并且试图参与塑造它的蓬勃且矛盾的状态中。

这次引发热议的北大电竞研修班,是否会因为面向业内领军人物而带来新的改变,乃至新的行业规范,目前尚且不得而知。在社交网络的纷杂声音中,有人认为从高层入手推进行业发展也许是一条值得考虑的道路,因为“电竞选手黄金时间就这么几年,不要因为俱乐部的管理问题耽误了他们的青春”。与此同时,电竞爱好者们也在期盼一个美好的未来。

“希望能在央视5套上看到(比赛)。”他们说。

1

编辑 祝思齐

zhusiqi@chuapp.com

咖啡因驱动型码字机。

查看更多祝思齐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