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节:不独立而无以成游戏

2015年独立游戏节正式开放游戏项目参赛递交环节,开发者们,如果你们对手头的游戏有自信,这将是你们的机会!

读者台伯河2014年08月07日 16时26分

2014080707-402

就在昨天,第17届也就是2015年度独立游戏节(Independent Games Festival)正式启动,开放给开发者们提交他们参展的游戏项目。这个过程将会持续到10月底,10月22日主竞赛单元的提交过程将截止,而学生开发者在10月31号之前都可以提交他们的游戏。到2015年1月份,大会将宣布进入最终竞赛单元的游戏,而独立游戏大会则会在2015年3月份举行,在会上,我们最终会知道究竟是谁获得了“年度最佳独立游戏”的称号。

独立游戏节创办于1998年,与游戏开发者大会(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出自同门(UBM Tech)。每届奖励独立游戏开发商和学生一共50000美元,而这些奖项是由业界开发者、资深媒体人士、往届获奖者和最终入围开发者所共同选出的。游戏节迄今为止有六个主要的奖项:

塞尤玛斯·麦克纳利(Seumas McNally)年度独立游戏奖($30,000);

最佳创新奖($5000);

优秀视觉艺术奖($3000);

优秀音效奖($3000);

优秀技术奖($3000);

观众选择奖($3000)。

获得2014年独立游戏大奖的《Paper, please》
获得2014年独立游戏大奖的《Paper, please》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一些奖项消失了,比如说2006-2008年的最佳网页游戏;也有一些奖项被加了进来,比如最佳移动游戏奖,以及优秀叙事奖。关于为什么“年度独立游戏奖”会被冠以“塞尤玛斯·麦克纳利”的前缀,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塞尤玛斯·麦克纳利原本是一位独立游戏开发者,开发的游戏《Tread Marks》曾获得过游戏节最佳游戏大奖。但是他后来罹患霍奇金淋巴瘤去世,年仅21岁。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没有放弃开发游戏。自2001年起,为了纪念这位高贵执着的开发者,独立游戏节的最高大奖被命名为“塞尤玛斯·麦克纳利年度独立游戏奖”。

如果我们承认游戏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那么独立游戏之于游戏艺术的意义就如同独立电影之于电影艺术的意义:固然普罗大众喜爱的仍然是由成熟的电影工业和游戏工业所精心制作出来的流水线商业产品,但是新的探索、新的形式、新的元素和新的表现方式都是由这些独立电影导演和独立游戏开发者所开拓出来,没有他们,整个产业就会在一个水平下(不管是高是低)里自我循环,直至吞吃掉自己。这点电影工业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好莱坞正是有源源不断的从独立和小成本电影里走出来的人才,才能够一直维持一个高的商业水准,并且不断在主流商业电影中看到新的元素和新的表现手法,不断的进化;而反观中国的电影工业一直在低水平中循环,缺少独立电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独立游戏节的意义就在于此:发掘出那些真正有创意、好玩的独立游戏。我们可以在每届的获奖和最终候选名单中找到那些我们熟悉的引起了轰动的游戏,比方说《我的世界》《FEZ》《地狱边境》《机械迷城》《时空幻境》……这些游戏带给我们的是与主流商业游戏不一样的感动,也扩展了我们对于游戏的认知。

2014080707-406

虽然我们知道,中国的游戏产业本身是在一个奇怪的态势下发展,但毕竟我们还是要有希望,因为中国独立游戏节也举办了5个年头,最后将于10月19日与中国游戏开发者大会一起举办,评选出最优秀的中国独立游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如今这个移动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做游戏的时代,中国的游戏会变得越来越好。正如这次独立游戏节的主席在致辞中所说,“我们一直寻求与众不同。”

2014080707-401

0

读者 台伯河

Tiberium@chuapp.com

资深VR从业者

查看更多台伯河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