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不让我玩这些。”
在《英雄联盟》S2(2012年)前后有这么一个梗:“持续时间最长的控制技能是什么?”答案是:“女友的来电。”
我对这个梗的体会并不深,因为我的大脑比较单线程,唯一撞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选择了按紧迫程度对问题进行逐一处理,因为那盘游戏已经推到高地了,对局结束后游戏时长显示33分钟。随后了我花了2倍的时间,陪前女友完成吵架……
按我的理解,情侣夜话几乎不存在速战速决的可能。依她的聊天习惯,我们对话的主题往往是:她今天多炫了一个雪糕所以在厕所多待了30分钟;她在垃圾桶附近看见一只猫,猜想它晚上该去哪;她的室友反复腹痛,觉得自己的胃完蛋了,但还是忍不住狂炫麻辣食品。
抛开内容的营养价值不谈,在我看来,至少这些话题是不如游戏有趣的。那次吵架的尾声,她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以后成亲了你必须戒游戏!”
时过境迁,造化弄人,我终究没有机会去尝试被强制剥离游戏的后半生。
不久前,我为了一篇关于“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对游戏采取的态度”的文章寻找素材,友人老麻跟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期间提到他的朋友吴深(化名)。此人在议论中作为一个反面典型登场,老麻只是随口一提,但我发现,吴深的处境可能就是我的If线。
据老麻介绍,吴深中学时学习在班级中下游,属于“保专科、争三本”那一档,老师对他的要求也是别捅娄子就行。但吴深在和老麻联机游戏时却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尤其善于玩《英雄联盟》AD位,他反应敏捷,操作细腻,唯一的缺点是偶尔会压力队友。他大学三年级时已经打到了郊区钻石段位,虽然这个水平放在贴吧和微博之类的平台上只能算一般,但在高中同学圈里无疑是人中龙凤那一档。
老麻觉得,对于无法从学业上打开人生上行通道的人来说,玩游戏是挺好的事,因为经济成本低,蹲在电脑前人身安全也有保障,也不会像其他艳丽的娱乐场所那样沾上奇怪的问题。所以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和期待,他觉得吴深注定是一位天长地久的游戏搭子。
时间到了21世纪20年代,在朋友介绍相亲的环节中,吴深认识了现任配偶。老麻在对话中没有提及关于她的详细身份信息,只知道她是一名学霸,目前任职某中学英语教师。通过刻板印象,老麻推测她的MBTI是ESTJ,因为二人结婚之后,吴深的游戏生涯戛然而止。
婚后第一年,某节假日,老麻从打工的城市返乡,同吴深会面并相约饭后例行网吧联机。他发现,吴深的技术水平出现严重退步,且对游戏更新的内容极为陌生,显然很久没碰游戏。但账号的匹配分级仍然是此前的水准,昔日旗鼓相当的对手把当下的吴深打得屁滚尿流。
对局战败之后,吴深显得云淡风轻,他表示这游戏越来越没意思了,完全不给自己任何正向体验。
老麻感慨,自己像是迅哥遇到了成年的闰土。老麻说,他曾向吴深分享自己组装的顶配“海景房”台式机,并建议吴深配一台,吴深面带羡慕,但表示拒绝:“我老婆不让我玩这些。”之后某次,吴深向老麻请教购买笔记本电脑避坑的思路,老麻以为吴深的家庭政策方针出现转向,正要表示恭喜,但一问之下得知是给他老婆写教案和编辑课件用的,挑选中吴深强调:“得是不能打游戏的那种!”最后一次是老麻向吴深推荐Switch,并分享自己的使用经验:“这里有不少亲子游戏还是不错的,而且接触点优秀游戏是有必要的,你也不想你家娃以后总是沉迷那种主打课金的游戏吧?”吴深显得非常不耐烦:“你是不是想让我老婆劈了我?”
“如今,吴深戒游戏了,不但不玩,也不提,可能他也不会去想,短视频App给他的推送也没有游戏内容。”老麻给吴深的游戏生涯讲述补充了结尾。
“真惨啊。”我说。
“还好吧,他玩的东西挺多的,谈不上惨,他有中年男人的快乐。”老麻很乐观。
“哦?什么快乐?”我问。
接着老麻给我看了一个分享链接:“××水疗会所·奢华仙香至尊SPA”
“他上次邀请我这个,但太贵了,我没去”老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