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不好做了?《无限暖暖》不信

叠纸有足够的耐心完成自己认为有新意、有意义、能够给玩家带来好体验的事,不论那有多难。

编辑陈静2025年07月30日 19时54分

不知不觉间,《无限暖暖》已经上线8个多月了。

就像玩家们经常自称“暖妈”“暖爸”,将游戏中的暖暖视为自己的女儿那样,我仿佛也看着《无限暖暖》迅速地成长了起来:一开始,人们还在疑惑开放世界与跳跃、收集玩法能否支撑起一个大体量的游戏;但不久之后,大家讨论的已经是“收集美好”如何开创了一种新的细分品类,是它在PC、主机平台上吸引了多少新玩家,是它在国内外拿了多少个奖项——最近的一次是今年6月的2025年苹果设计大奖,《无限暖暖》是奖项里唯一一款中国游戏,也是国产游戏时隔4年再次拿到这个奖。

正因如此,人们对《无限暖暖》的长远期待,也从“它能不能持续推出受欢迎的新版本”变成“每个大版本能带来什么不同的新东西”——可爱的形象、动人的故事、精致的玩法,《无限暖暖》已经做到了很多。

所以,当时间推进到1.8版本“丹青季”,如果你问我这个版本怎么样,我只需要一句话:《无限暖暖》做中国风了。

“无限暖暖”“中国风”,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让人十分安心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中国风的视觉表达

时至今日,中国风对于游戏来说早已不新鲜了。即使不提那些本就以历史、武侠、仙侠为主题的作品,只要是长线运营的游戏,就总不免隔三差五来个“国风”版本。原因也很简单: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极为丰富,又天然容易引发玩家情感深层的共鸣。说中国风是游戏的题材宝库,并不夸张。

但这也造成了一个现象:人们对“中国风”的理解和期待变得越来越简单。重现一些符号、挖掘某段历史故事,乃至在背景音乐里加些古筝和二胡,这些经验固然百试不爽,但当类似的创意被使用过太多遍,“中国风”本身涵盖的复杂意境也在日复一日的表述中消减了:要强调真实厚重?那就“1比1复刻某件传统文物”。要展示梦幻华美?从敦煌找些素材准没错。要搞谋略?光三国就挖不完了。再来点中式奇幻?“西游”“封神”轮番登场。

长此以往,当玩家再次面对一款中国风题材游戏,或是长线游戏的中国风版本时,他们很有可能会问:你的中国风还有什么新东西?这个问题的本质则是,游戏能不能通过美术、叙事与玩法,全面立体地创造出更独特的中国风表达?

《无限暖暖》1.8版本“丹青季”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它不以单纯的复刻元素或堆砌符号为目标,而是在传统元素中寻找与自身风格适配的部分,以形、神两个维度来呈现。结果就是,你会发现,“丹青季”很可能不像你印象中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风”,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这就是你内心深处最熟悉的那声呼唤。

在“形”,也就是视觉维度,1.8版本紧扣“丹青”这个关键词,营造出了一种既奇幻又真实的氛围。玩家初入地图“墨缘乡”,眼中所见的是山水、竹林、乡村田园;走入之后,又是亭台楼阁、斗拱飞檐、云雾缭绕的栖龙峰。这里居住的每个人都对暖暖非常友善,欢迎她的到来。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起江南水乡的婉约风景和《桃花源记》的氛围——哪怕仍然会遇到中式画风的魔气怪,墨缘乡给人的第一印象仍然是美好的。

忍不住多放几张图,啊,这光!这水!

这也是“丹青季”美术设计上的巧思。玩家能直接体验到的场景无疑是“实”的,然而游戏以桃花源的氛围在玩家内心埋下了一点“虚”的影子,而这会让她们在接触真正的“里世界”时产生更大的冲击——在那里,一切都像是某个画师以巨笔绘制出的作品,写意笔触勾勒的线条和青绿山水画般的配色令人恍然大悟:为什么是“丹青”?这就是答案。更重要的是,不论是表还是里,这些场景都隐约预示着1.8版本故事的基调。在玩家看来,暖暖是先来到“现实”中的墨缘乡,又被拉进“画中世界”开始历险;然而实际上,世界很可能像庄子问出的那个经典问题:我与蝴蝶,是谁梦见了谁?

画中世界,有玩家评论“又想换电脑了……”

与构成世界的“丹青”相对应,暖暖的新服装也与“画”相关。像是能力套装“造化丹青”,不仅原色(白绿)、进化(朱红)和焕新(金玉)版本的配色、印花、饰品都颇有古韵,它的功能也是向物品发射墨迹,让它们由虚化实,成为暖暖可以互动的对象。而当墨迹逐渐消失,物体又会由实转虚。这种带有时间限制的转换强化了玩家对“表里世界”的认知。

新套装,新能力

除了原色,丹青套进化和焕新的配色也很不错

还有我相当喜欢的五星共鸣套装“龙隐云墨间”(飞龙套)和“缘缘长相念”(灵猫套)。在看到前瞻直播前,我没想到“龙”与“猫”两个主题会成双出现,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意识到,它们必定与1.8版本主线故事有所关联——在1.7版本“蓝泪季”巨蛇希斯的故事里,叠纸就已经这么做过了;而两套套装的基础形态是一红一白,最终进化版本则是一白一红,这种对比和转化也有种宿命纠缠的意味。

灵猫套,活泼而华丽

舞姿灵动,还加了特效

值得一提的是,灵猫套和飞龙套在设计上也有很明显的“举重若轻”感。灵猫套包含耳朵与尾巴,主打活泼灵动,肩上的霞帔又透露出一点典雅气质;飞龙套有飘逸的饰带、端庄的水袖,宫绦上红山玉龙形状的玉佩若隐若现。它们给人的感觉与整个“丹青季”的主题也是一致的:在把握住“传统绘画”这个核心之后,创作出自然融入“暖暖”世界中的作品。

飞龙套,设计典雅高贵

不光能飞,还能带着朋友一起飞

更不用说它们还都很实用——灵猫套强化了净化和冲刺能力,能打又好看;飞龙套不仅拥有传送能力,还能联机载着朋友驭龙飞行——仔细想想,我好像还真的没在其他游戏里像这样骑着龙飞过,这已经不是一个酷字就能形容的了!至于同样重要的打卡出片方面,猫耳、猫尾、异瞳等单品的穿搭适配度相当高,飞龙套自带的画卷和飘浮效果应该也会在许多配装达人手下玩出花来。

既能打怪,又能拍照

飞龙套自带的画卷,感觉也很适合用来拍小剧场

当然还有与世界观和场景风格相匹配的副玩法:划着竹筏泛舟水面,五子棋对弈,以画卷形式呈现的横版跳跃关卡,就连“传统艺能”史丢丢也增加了古风装扮;以及舞台剧风格的伞舞表演、随攻击节奏变化不断变脸的精英怪……这些要素叠加起来,你会不知不觉地认可并沉浸在这个带着浓厚幻想气质的古典风格世界里,一些埋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或许也会在每一个驻足停留的时刻浮现出来——许多地方都太适合赋诗一首了!

泛舟水上,我们很能欣赏这样的意境

横版跳跃同样可以双人同行

于是,在自然而然地吟诵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句子时,你也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大的兴趣:暖暖为什么会来到墨缘乡?这里发生了什么?和暖暖又有什么关系?

“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中国风的神与魂

在我看来,中国风的本质是中国古典文化,而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既讲“形”,又讲“神”。延伸到游戏,就意味着开发者们不能仅用美术来体现国风,还要有叙事、有意境,有米兰·昆德拉的往昔之井——那些含蓄、朦胧、不用直白表达但你一定懂的东西。

本次更新的另外几套服装也很有特色,比如以药师为主题的“一念生芳”

这个层面上,“丹青季”也找到了最适合自身风格的内核。就像美术风格选择了古典绘画一样,它在叙事上选中了古典文学,再确切点说,更倾向于《红楼梦》《牡丹亭》等作品中,偏向写意、诗意的表达。

故事始于平凡的一天。暖暖受到邀请,以点睛画师的身份去墨缘乡参加那里最重要的节日——因缘节。作为“外乡人”,暖暖发现墨缘乡与奇迹大陆完全不同,“像是另一个世界”,然而她在这里受到了如同归乡游子一般的热情款待:村民们在村口对她嘘寒问暖,有人主动来和她结缘,还有人想成为和暖暖一样厉害的画师……而直到此时,玩家可能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充满隐喻的叙述

不久之后,玩家会跟随暖暖的视角,得知因缘节和本地的龙神信仰。村民们相信只有在龙神见证下,相互缔结的因缘才能圆满恒久。很久以前,龙身曾现身与人们共度节日,如今却隐居在栖龙峰,不再出现,但人们仍会在因缘节上请点睛画师手持代代相传的画笔,为台上的龙神画卷点睛——暖暖正是这一届的点睛画师。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因缘节舞台上,表演伞舞的白姑娘对暖暖说出了一首神秘的诗:“玉龙卧古卷,契阔画中天。丹青多妙染,人间添岁年。”当然,比起诗,它更像判词,或是谶语。不久之后,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暖暖点睛失败,意外解锁了“丹青之境”。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她面前拉开序幕,在那里,她见到了龙。

“因缘聚散,也未必不得重逢”

这段叙事的节奏相当紧凑,演出也十分到位。当玩家还在为暖暖受到人们欢迎而开心时,故事就急转直下。被寄予嘱托的暖暖偏偏搞砸了最重要的仪式,白姑娘的谶语只能模糊判断出“画中世界”与墨缘乡有着更不为人所知的联系。然而,这和暖暖又有什么关系?她究竟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地方?

答案就在《无限暖暖》的国风叙事里。在国内,大概没有玩家完全没接触过《红楼梦》和《牡丹亭》,那么,你很有可能凭借文化上的积累猜测到一部分重要的走向:暖暖与龙神应该不是第一次见面,她们之间的“缘”可能是墨缘乡存续的理由。正因如此,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世界的危机也只有暖暖才能化解。

Boss自然也是“龙”

在这种包含丰富暗示的叙事背后,“丹青季”还用情节设置和颇具文学性的剧本营造出一种诗意。这种诗意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它描述的是“缘”,而不是简单的爱与恨,恩与怨。从头到尾,这个故事没有直白地赚你的眼泪,也不会有个人一直在你耳边说谁对谁错,谁是正义谁是邪恶。就像《红楼梦》绛珠仙草向神瑛侍者还泪一样,“缘”的奇妙之处在于不可说,又会随着时间发酵成种种复杂的情感。在“丹青季”里,这些情感会贯穿暖暖在墨缘乡和画中世界的始终。

至于登场的几个小故事,同样是走古典文学路线,但更偏向“三言二拍”的路子——听上去有点不合理,仔细想想又相当合理,同时带着点儿说书先生满嘴跑火车的夸张和劳动人民质朴的价值观。

游戏设置了一些不同对话,让玩家在感受到些许民俗恐怖味道的同时,也更愿意身体力行地改变画中世界的命运。像是“小孩雨夜失踪”的故事里,父母在屋里讨论以后要理解女儿,对女儿好一点,忽略了屋外的敲门声;后来,母亲开门查看,门外却空无一人,她疑惑地跨过脚下一滩奇怪的墨水,却不知那正是女儿淋雨之后形成的墨迹。

父母和女儿遗憾地错过了

几个“细思极恐”的小故事也引起了玩家的讨论

这些故事里最吸引我的一点是,《无限暖暖》的编剧们很擅长写“情”。作为一个坚强而善良的姑娘,暖暖当然非常珍视冒险旅程中每一个人的情意(想想以前版本里和我们一起战斗和大笑的人们吧),而“丹青季”又用看似复杂实则一如既往的态度告诉大家:重视情感并没有错,正是过往经历的情感塑造了我们,并且坚持到一个世界被拯救。

在种种细节之中,你或许会发现,不论主线还是支线,“丹青季”的故事似乎都很难简单地归类到时下常见的任何一种“中国风”里,但确实又有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某种意义上,这正是古典文学中“工夫在诗外”的追求,也是《无限暖暖》做到的事——要表现中国风,不能仅限于美术,还要有剧情、叙事,以及当下必不可少的“自我”。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信手拈来的中式美学

当下的游戏创作者要如何理解和表现“中国风”?

体验过“丹青季”之后,我想到了那个“看山”的比喻——“看山是山”,对文化符号和经典内容巨细靡遗地还原,力求让本世代玩家以直白的形式接触到古典文化。这样做当然有其意义,毕竟我们都听过《刺客信条:大革命》和巴黎圣母院的故事。“看山不是山”,每到一个新时代,传统与现代总会发生碰撞,创作者、游戏开发者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做出解构,同时加入足够多的表达。

“看山还是山”,则是在吃透了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核之后,将它们信手拈来地使用在自己的故事里。玩家可以轻松而自然地从中获得相应的情感共鸣,还有经历过个人成长而形成的价值观。

《无限暖暖》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的海报

“丹青季”就是这样的,它是中式美学,同时也是“暖暖”。暖暖与飞龙的故事不仅存在于《无限暖暖》的世界,还与整个IP做出了良好的承接。在《无限暖暖》里,我们从未忘记暖暖为什么出发,因此也会下意识地相信“丹青季”的暖暖会为故事带来温暖人心的结局——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画中世界”到底是一场梦,是不同时间线里暖暖拯救世界失败的结果,还是吃饱了五花肉的大喵午睡时打的一个呼噜,但我们知道,暖暖有坚定的心,暖暖从不放弃,她总是努力“缝缝补补”世界和人们心中受伤的地方,让残缺的得到补全,遗憾的得以圆满。

这也是我尤其喜欢“丹青季”的原因。我爱中国风,而它终于有些新东西了。《无限暖暖》通过形神兼备的表达、诗意的故事和文学性的语言,展现出了一种恰到好处的美。它当然也还原了不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比如“非遗”南京绒花、缂丝团扇与徐州香包,都有非遗传承人的专业指导;或是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的海报与游戏内名片。但更重要的是,《无限暖暖》把这些代表着传统的事物自然而然地放进了新时代的审美语境中,而这种审美不仅限于一个场景、一段故事。《无限暖暖》努力建立的是一种新的范式,为中式美学在开放世界、“收集美好”的游戏里赋予新的价值。

“非遗”南京绒花、缂丝团扇与徐州香包,在游戏中成了因缘节的重要信物

庄子的螃蟹

今天(7月30日),“丹青季”已经上线了。在画卷和诗意里畅游的时候,我在想,从1.0版本直到现在,《无限暖暖》用丰富的玩法、故事和细节让我们可以对每次版本更新足够放心。在此之前,我们体验过了西式奇幻,如今又有了国风——而我还记得,“暖暖”可是有七大国设定的,未来显然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已经忍不住想象下一次故事发生的地方。

当然,就在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触手可及的新东西。在1.8版本前瞻直播里,官方明确表示,家园系统会在1.9版本版本上线,改变地形、种植、建造、装修功能都会开放,暖暖原本的一些套装技能可以用在家园里,甚至大世界中的部分家具也能通过扫描获得,邀请朋友做客更是标配,无需多说。

暖暖也有自己的家园小岛了

拍照即可获得家具图纸,很实用

同时,1.9版本的一部分联动也早早确定了下来,像是肯德基。我还想象不到“暖暖”主题套餐会是什么内容,只希望到时候排队的人不要太多。

KFC联动也要来了

虽然现在是早了点,但1.9版本看起来也相当值得期待,不论什么主题,都会是叠纸长期积累、最终集中呈现的成果,就像叠纸直到1.8版本才真正打开“中国风”的门那样。毕竟,要在“暖暖”的世界里编织出一个自然而又富于中式美学的故事——哪怕是以梦境的形式讲述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举重若轻地完成就更加困难。

但叠纸最不担心的就是“积累”,它有足够的耐心完成自己认为有新意、有意义、能够给玩家带来好体验的事,不论那有多难。这让我想起一个被许多人讲过的故事:国王请庄子画一只螃蟹。庄子说需要5年的时间、一座乡间的住宅和12名听差。5年以后他还没有动笔,说:“还需要5年。”国王同意了。在第10年的年底,庄子拿起笔来,只用了一笔就顷刻间画成了一只螃蟹,完美之极,前无古人。

0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