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人人都爱玩三消”和“中国式家长”

再叹一声“不容易”。

编辑梅林粉杖2018年10月10日 16时59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赞小罗

人人都爱玩三消

我可爱的同事们之前在夜话里写过一些版本的“人人都爱”系列,比方说《人人都爱小鲜肉》,今天我可以接着这个前缀写下去,因为最近我掉进了三消游戏的大坑。

Steam上最近有一个冲进销量榜前10名的游戏,叫做《中国式家长》,里面有三消玩法,但是我没玩过,那我是怎么忽然来了兴致玩上三消的呢?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奇怪——我忘了是多久以前,反正有一次美服PSN打折,里面有一个叫做《Metropolis: Lux Obscura》的游戏,非常便宜,打折到3美刀左右,而且好白金,就糊里糊涂买了。

这个游戏,很多地方把它翻译成“大都会:迷情中世纪”,大都会倒是对的,游戏的背景是一座美国的现代城市,但是“迷情中世纪”就八竿子打不着了,游戏的主角是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刚刚被放出来,四处打听到底是谁诬陷他,把他送进监狱的。

在搞清真相的路上,我作为主角要碰到各种社会阴暗面里的人物——毒贩、脱衣舞女,或者黑社会老大,路上当然不是一帆风顺,一言不合就要跟各种人开打——跟保安打、跟警察打、跟黑帮打,那怎么打呢?就是规规矩矩开一个三消的棋盘,每回合敌人打掉我固定的HP,我靠消除的多少来决定打他多少,直到把他打空管。

这正经是:“我消你呀!”

其实拿三消做核心玩法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游戏流程很短,不管你选什么剧情路线,经过10场左右的战斗,游戏里设计的很多人物技能、Buff还没用上,就迎来大结局了。可同时又吸引人的是,这个玩法上如此潦草的游戏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美漫包装,画手的笔风非常狂野,剧情插画里各种大尺度,总之一句话,又黄又暴力。而有趣之处在于,短短的流程里,故事讲得曲折跌宕,脑洞乱开,甚至有4个完全不同的结局,每个结局的共同点都是——我死了,不是被前女友出卖,就是自愿为新女友挡枪,总之难逃一死。

我非常喜欢这个设定。

过场动画大多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我死了,还死在床上

你知道,这些奇怪的元素掺和在一起,就一点也不无聊,反而妙趣横生。打通这个游戏,我不仅看剧情看得热血上涌,对三消也忽然又一次来了兴致——很早以前我是玩过这种小游戏的,但真的大概有几年没有再碰,于是,我去PSN里继续找,看主机上还有哪些可以玩的三消游戏。

还真别看不起主机,主机上现在也是群魔乱舞,4399横行,很快我锁定了目标,一款免费的三消游戏——《战争宝石》(Gems Of War),美服运营,自带汉化。游戏的介绍非常直白,开门见山就说它是“Puzzle Quest”系列创造者们开发的,所以你知道,我的记忆一下子回到了以前玩“Puzzle Quest”的时候……

但毕竟10年过去,时代变了,还没等我安装好《战争宝石》,只是看介绍,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手游味,从UI到美术风格都是蜜汁粗糙,却又吸引人。你只需要设想,有一个电视那么大的手机屏幕,屏幕四角分布着手游常见的那些活动、优惠、商店之类的选项,就对了——这就是个可以在PS4上玩的三消手游,基本规则也不复杂,消除相同颜色的珠子积攒法力,法力满了以后发大招攻击敌人;如果在棋盘里消到骷髅头,那么也能直接攻击对手。

不管你玩什么版本,主界面都长这样

你看,还有中国势力,好接地气

很简单对吧?玩起来也魔性,所以,大概从国庆节前开始,我每天都要在这个游戏里耗费几个小时,同时忍受着媳妇奇异注视的目光。接下来的剧情估计各位喜闻乐见,我成了一个主机上的课金玩家,不能自拔,每个月花光自己的工资充钻石跟灵魂……

此处应该有图应景

好吧,很惭愧,我到现在还没花掉一分钱。《战争宝石》的确是一个主机手游,有很多手游常见的系统、常见的消费点,有大量需要资源去升级的内容,想要玩得好,的确是要费一番功夫的,但要说是个大坑也谈不上。因为这个玩起来就停不下来的游戏,并没有在难度上卡住我,很多资源也可以慢慢刷,没有什么必然需要内购的地方。作为每天空闲时刻的消遣,很多东西不必着急,慢慢刷总是会有的。

昨天刚解锁这个收集200个军队的奖杯,等级50多,前路漫漫

这种简单又魔性的小游戏总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玩过的那些东西。大学时最难忘的是《街霸方块》,用模拟器玩,可以对战,整个宿舍玩得不亦乐乎;《泡泡龙》什么的也不错,因为有的版本可以远程对战——想象一下快20年前,你可以跟其他城市里的网友对打,还是有点激动的。

熟悉的画面,满是回忆

工作以后,有一段时间流行用MSN,MSN是微软的产品,跟Windows系统一样自带很多小游戏,大多数还能对战。其中有一款《宝石拼图》(Hexic,不是《宝石迷阵》)也采用三消玩法,但珠子都是六角形的,机制与现在常见的消消乐不太一样。我在这款游戏中耗的时间非常多,偶尔也跟朋友对战,后来MSN不用了,专门下了一个单机版,无聊时拿出来杀时间是绝对的利器。

为了写夜话,我刚才又去MSN官网把这游戏点开,然后就忘了时间……

人们时常说主机玩家爱秀优越感,自认为在鄙视链的顶层,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可是哪位玩主机的朋友没玩过这些小游戏呢?我相信大多数主机玩家还是善良宽容的,看不起的只是无下限的课金罢了。如果真有一个游戏能带来简单的快乐,还不变着法的诱惑你去课金,为什么我们不能放下平台之类的成见,热烈欢迎呢。

实际上,我偶尔会担心,内购这么良心,那这游戏怎么营收啊?我知道这么想不太对……

中国式家长

借用《中国式家长》的热度,我来讲个“中国式家长”的故事。

故事的前半部分我已经写在《等着孩子上大学的玩家们》这篇夜话里了,绝对是真人真事。大意是说,有位家长朋友十几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为了不让孩子玩游戏,自己也憋着不玩,直到今年秋天孩子去国外读大学。这位家长感觉到人性的解放就在眼前,终于自己也能大大方方玩了。

这个故事的续集更有趣一些:

前一阵子,家长朋友全程陪同把儿子送到国外,连行李都是亲自打包的,此为伏笔。回国以后,整理儿子的房间,一整理整理出一台3DS,一整理又整理出一台DS(要不就是GB系列,反正还是任天堂掌机)。后来又听说,孩子临走前把一台手机存在了爷爷家,拿出来一看,是台Switch。算上家长朋友自己买的那台Switch,他们家已经游戏机泛滥,不愁没得玩了。

显然,孩子的选择“处心积虑”,只有买掌机才自带屏幕,不需要电视,真是活生生逼出来的任天堂玩家。而因为这些不断出现的意外发现,父子俩终于在越洋电话里有了一次关于游戏的正式交谈。

父亲问:“你这台Switch什么时候买的,多少钱?“儿子答:”不贵的,一千多点。“

父亲怒了,说谁说的,在日本买也得一千八九百呢!

我很乐见未来有一天,儿子学成归来,父子俩坐在沙发前盯着电视,为了一个游戏争得脸红脖子粗,那该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就像这样

你们看,人在不同的年纪关心的东西真是大不一样。我司一些新入职的老师,处在天性解放的阶段,工作了,终于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游戏机或什么自己喜欢的电子设备,感到在家长阴影下憋了20年,终于熬出了头。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用自己头几个月的工资配了台好电脑,把以前跑不动的游戏都挨个跑一遍过过瘾。

十几年过去,到了为下一代着想的时候,很多东西就像魔咒,我认为自己是逃不过去的。昨晚夫人出门聚会,席间好多同学和友人交流着教育孩子的心得,其中有位朋友每天下班以后没有业余时间,只是陪着孩子写作业到12点,把小学的课程又学了一遍。

夫人问我:“你将来能给孩子教数学吗?反正我是没法胜任。”我豪言道:“小学数学有什么难,很简单嘛。”夫人严肃地讲:“人家孩子都学奥数,你会吗?”

我……我大概是没有底的。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认真设想了一下未来可能经历的一切,其实相比学奥数,我更怕的是那些加了我的微信,每天神神叨叨个没完的老师们。但换个角度看,老师们难到就不是身不由己的吗。这我真说不好。

所以,说一千来道一万,有些游戏圈的朋友们口口声声说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要破除游戏的刻板印象,我是不信的,现实还没把你逼到这个份儿上罢了——除非你将来不生,那自然是有种,但因为自己不生就放出这样的豪语,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高兴的事儿。

说白了,在当今中国社会,游戏和孩子的矛盾很可能是无解的,在可预见的下一代人之中也大概率地无法化解。且不说很多人不能理解游戏,即使很多人认识到游戏并非万恶之源,也不会因此给它多开一条方便之门。

能说什么呢,只得再叹一声,不容易呀,中国家长!

1

编辑 梅林粉杖

meilinfenzhang@chuapp.com

其实,我是一个美工

查看更多梅林粉杖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