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中国国际游戏交易会不同于以往的游戏项目交易会,两天的会议分为游戏项目交易与外包商务交流、海外发行运营三个主题。
12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游戏交易会在海南海口举行,为期两天。本届中国国际游戏交易会不同于以往的游戏项目交易会,两天的会议分为游戏项目交易与外包商务交流、海外发行运营三个主题。参加交易会的厂商共218家(统计自会刊),既包括游戏研发商、海外发行代理、游戏媒体等,还包括众多第三方服务公司,从美术外包、音乐外包、第三方支付、服务器提供商等。
本次交易会现场布置了120个洽谈桌,107个标准展位及8个特装展位,并且是首个“免费参展”的展会——现场实现免费为参展商提供场地及配套基础设备,包括展位、展台、自由交流区等,保障参展商有了交流和洽谈的多种选择和公平的对接环境。展商们来展会现场的目的十分简单直接,就是寻求合作,外包求合作,CP求发行,发行求产品。
这种急切的需求体现在他们对待每一位来访者的行动中,每当有人接近自家的展位,他们就会立即从座位上站起身,双手递上名片,再急吼吼地问一句:“您是CP(此处可替换为发行、投资)嘛?有什么合作需求吗?”在展馆现场,最活跃的区域莫过于占到展馆四分之一的洽谈区,这里以各种中小CP、外包服务方为主,有合作意向的游戏外包服务方、游戏CP、或者是游戏发行等等在这里可以即时进行合作洽谈。
作为游戏交易大会,游戏产品的质量也反映了这个展会的水平高低。从卡牌到重度RPG应有尽有,有参展人员对此次展会的产品质量表示认同:“还是有些不错的产品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直接和游戏相关的企业,我们还能在展会上找到试图将电视盒子和手机游戏整合的服务提供商、可直接连接手机的可穿戴设备、为IP进行整体策划包装的广告公司以及游戏手办、道具制作公司。从这种貌似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趋势:手机游戏正在扩展到更加宽广的平台,它从指间的小小屏幕走进客厅市场,或者为玩家带来一种更加沉浸的体验,从IP的榨取者成为IP的哺育者。在初期的人口红利逐渐吃完的情况下,从手机游戏的周边入手寻找商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