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上海变成了痛城

有这么多人和我喜欢同一种东西,我们喜爱的东西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

编辑陈静2025年05月05日 21时28分

“2025年5月2日,当我走进《明日方舟》音律联觉‘熠曲丰碑’现场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多年以前,和《魔兽世界》公会成员一起去看VGL(Video Games Live)那个遥远的晚上。”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在五一假期来到上海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的假期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今年,我在出发之前刷了刷社交平台,发现有不少博主总结了五一期间上海的游戏、二次元相关线下活动——即使是不完全统计,数量也超过了20个——想去的太多,只可惜自己没有分身术。

同时,让我印象深刻的另一点是,这些主题活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圈地自萌”——在许多专注旅游攻略、Citywalk、演出推荐的生活类自媒体,甚至一些偏“严肃”的公众号发布的帖子里,“游戏动漫”已经与音乐演出、艺术展览、话剧、主题市集等内容一起,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选项之一。

不少生活类账号会将动漫、游戏主题活动作为大众娱乐推荐内容

作为玩家,我对这种现象其实是有点中立的态度,偶尔也会在心里猛发“好多人啊”的吐槽表情包。但作为游戏媒体编辑,我又觉得这是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事——游戏主题活动的形式增加、频率提升,无疑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我们喜爱的事物;同时,这些活动总是带着些“二次元”爱好者们特有的真诚,能让人在充满喧嚣和压力的生活中,找回一些单纯的乐趣。

乘着歌声的翅膀

这次五一假期,最重磅的游戏主题活动,都与音乐有关。

5月1日夜里,一位朋友就兴奋地和我讨论着《崩坏:星穹铁道》演唱会。这是“星铁”第二次举办线下演唱会。朋友说,即便许多音乐已经耳熟能详,但线下参与,看到演出现场的“整活”环节,还是会有新奇的感觉。从开场的“米哈游还没有这么大面子”到砂金给现场玩家开的护盾,都能让人联想起自己的游戏经历——当然,这也与“星铁”游戏的风格有关,它本身就是一个关注流行、喜欢玩梗的作品。

而到了《明日方舟》第5届音律联觉“熠曲丰碑”现场,我的感受又有不同。最明显的一点当然是“排面”——这次音乐会场地选在了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而且是五一假期的“梅奔”,在国内最专业的音乐演出设施之一,4天连开8场,重量级不言而喻。

“梅奔”在出片方面也非常优越(图片来源:小红书)

“梅奔”良好的硬件设施也为音律联觉的内容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灯光演出更多变,更精彩,与现场布景的衔接也更自然流畅。在《愚人曲》响起时,空中用光线制造出了海浪翻涌的效果,结束时,灯塔的光线穿过整个空间,直达远方;“时序花圃”主题曲演奏过程中,内场观众甚至真的可以闻到花香,这不是错觉,而是设计者们的巧思。

不仅限于视觉、听觉,音律联觉还加上了更多的感官体验

现场使用了真花

类似的巧思还贯彻在“熠曲丰碑”的诸多细节里。像是以“塞壬唱片金曲评选颁奖典礼”小剧场形式呈现的玩家投票曲目Top 5——必须强调的是,这也是全场笑声最密集的时刻,每个Q版角色都可爱到无以复加,而且,“金曲Top 5一定有6首”;当黍随着旋律翩翩起舞时,我清楚地听到后面的女孩尖叫起来,“黍姐!大家的妈妈!”;当然,与黍相关的曲目不止一首,《浸春芜》响起时,我身边的一位小哥荧光棒都挥得用力了些,并且流利地跟着闽南语歌词高唱——开场前闲聊时,他明明是东北口音。

闽南语不容易学,但那可是黍啊!

我毫不怀疑现场许多人对演出歌曲无比熟悉,不论它们是普通话、闽南语,还是英语、日语,毕竟,能来到这儿的一定是“真爱粉”,同时还得有点运气,才能从将近50万人的抢票大军里摘得属于自己的那一张。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更是音律联觉的常客,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参与(有时候还会发起)现场的传统节目:大喊“画了不卖”,齐唱“Dame dane”……

音律联觉特有的押题预习

你还可以在现场获得其他博士的帮助

这是一种独属于《明日方舟》玩家的气质,它在音律联觉中得以拓展,一年又一年地带给人们沉浸其中的乐趣。对于线下音乐演出,很多时候我们重视的正是“要个气氛”,是大大方方展示出自己的喜爱、同时与许许多多人共同分享这种喜爱的气氛。这也是许多玩家会在演出后继续聚餐、“团建”的原因——快乐自然是延续得越久越好。

音乐会结束后,许多玩家搞起了“团建”

面扯得不错

如果说“熠曲丰碑”还有什么让我特别喜欢的地方,那么一定是玩家们派发的无料作品,今年的无料作者们也格外热情,格外脑洞大开。除了常见的明信片、徽章、挂件,还有玩梗仙术杯,印试卷,送土豆乃至送黄金的无料……与官方对着整活,已经成为《明日方舟》玩家的一项“传统艺能”。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做一做

重要的不是工艺,是心意

你们也没放过他

我想,这正是《明日方舟》5年来坚持策划音律联觉的意义之一。从第一届开始,音律联觉就不仅仅是将游戏相关的音乐简单地搬到线下演出,而是让音乐承担起玩家共同的情感。与此同时,这些情感又会因为线下相聚而创造出新的回忆——如果只在手机、电脑里听到这些音乐,你仍然会喜欢它们,但它们可能只会躺在你的播放列表里,等待某一天你想起来。然而在线下,你记得的还有疲乏的手臂、同好眼里的默契、弥漫在空气里的味道、陌生人发来的无料,乃至散场后久久不来的出租车……有了这些,你会自然而然地对下一次音律联觉抱以期待:在同一块舞台上,鹰角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到了《明日方舟》第6年、音律联觉第5年,我们可以说,音乐和音律联觉已经成了《明日方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际上,在国内,《明日方舟》的确是最重视音乐创作与设计、并且最早策划线下音乐演出的游戏之一。这或许是因为鹰角对自身的音乐审美有自信——这倒不假,因为不论是流行、摇滚,还是电子、迷幻、说唱,《明日方舟》里都有佳作,“音角”名不虚传;而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鹰角的远见,他们应该知道,游戏的影响力总有一天会拓展到玩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自然也不例外,那么,他们自然要努力给玩家呈上最好的作品。

这样的努力也取得了成果。在音乐、视频网站的评论区,有人感慨“角色可能因为数值而淡出,但音乐不会”;有人恍然大悟,自己平时经常听的歌原来“都是‘舟曲’”;还有人留言,即使出于现实原因无法一直玩游戏,音乐也是他们的伙伴,“有些歌一直在工作时循环听”“开车时听一首《Running in the Dark》,特别有感觉”。相应地,每一年的音律联觉也是玩家们的一次检阅:看看喜欢的游戏在这一年里又创作了哪些新曲,同时回顾那些浸满了回忆的老歌。

“再来亿遍”

每到这个时候,我头脑里属于游戏编辑的那部分思维就会悄悄冒头:一款好游戏,一款成功运营多年的好游戏,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它既是挑战又是机会。前段时间,我与《英雄联盟》的一位制作人进行了对谈,他对我说:“音乐也好,动画也好,其实都是为了服务玩家,哪怕他们没有时间玩游戏,但只要对某个衍生作品感兴趣,游戏就会欢迎他们。”从这个角度说,《明日方舟》也是一样。经过6年的积累,它同样会迎来越来越多被一首歌曲、一个形象乃至一款周边产品吸引来的人。让这些人了解游戏,至少正视游戏,是《明日方舟》一直在做的事。如果把目光再拉远一点,许多游戏也在做这件事,而这也正是如今许多地方不再把游戏、动漫视为洪水猛兽,甚至将“二次元”作为新兴文旅形式的重要原因。

身入“痛城”

5月1日,参加音律联觉前一天,我前往静安大悦城,赶赴《明日方舟》与名创优品联动的快闪活动。可想而知,来的人非常多,一度让我产生了望而却步的感觉。好在,现场秩序井然,预约成功的玩家们按照时段排队入场,许多人一看就是有备而来,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除了购买喜欢的周边,他们还欢乐地和朋友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第一次在线下见面),带着角色立牌和娃娃打卡拍照,与Coser合影,交换精心制作的无料,还有人围坐成一圈抽起卡来……与音律联觉异曲同工,快闪同样主打“要个气氛”,是与同好相聚、结识新朋友、交流创作的小型节日。

现场真的要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希望他们好运……

不仅如此,五一期间的上海,许多地方都有《明日方舟》的元素。地铁8号线、11号线、2/7号线的多处地铁站布置了主题展出,一些玩家为了不影响出入人流,反复走了很多次才完成打卡;“梅奔”周围的广场上,分布着4处本届音律联觉的主题造景“冰纹玉釉”“移星桂冠”“时序花圃”“雾色密访”;再加上一些二次元氛围浓厚的地方,以及玩家自发的聚会和宣传物料,说上海成了“痛城”,也不算十分夸张。

如果你不想自己慢慢找,也有玩家早早做好了攻略

“梅奔”附近的打卡点之一

当然,组成“痛城”的不止《明日方舟》。就在《明日方舟》名创优品快闪活动楼下,“罗小黑”主题快闪店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同一家店里,《第五人格》收藏卡牌刚上了新品,爱好者们在现场交流着自己开出的卡片。隔壁静安大悦城南区,《世界之外》快闪正在进行,人们可以在商场门面、地铁站口这些最醒目的位置看到它。不远处的陆家嘴,有《原神》芙宁娜主题餐厅。在环球港,不久前有改编大电影上映的《我的世界》也玩起了限时快闪。而这些也只是假期ACG、二次元相关活动的一小部分。

格外显眼

游戏们纷纷“走入线下”,已经成了一种趋势。不论是发售周边,还是花样繁多的嘉年华、音乐会、舞台剧、快闪,如果你的爱好足够多,这些活动甚至可以无缝衔接。不知不觉间,我们似乎能够在现实中随时随地接触到自己喜欢的游戏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我们可以更自然、更坦率地表达和享受这些,曾经的误解、恶意和带着奇观性质的审视逐渐转变成善意和兴趣,最终化为一句简单的“原来是二次元”。

其中当然有一部分商业上的考量。近一两年来,我们经常能在媒体、甚至是主流媒体看到“二次元拯救了濒临倒闭的老商场”“谷子经济让某某商圈起死回生”之类的报道。作为二次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游戏和游戏玩家也以拉动实体消费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越来越多的线下商场重视起游戏主题活动

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然而究其根本,玩家愿意为游戏周边、音乐会、快闪等等衍生内容花钱,是因为他们喜爱游戏,从游戏中——不论画面、剧情、角色、玩法,也不论是不是“内容型游戏”——获得了足够多的正面价值和情绪,才会想要把这种陪伴在现实中延续。

对于玩家来说,来自游戏的鼓励和治愈比想象中更多,或者说,在虚拟世界里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救赎伤痕累累的伙伴和自己,同样能够带给人们巨大的力量。在音律联觉“熠曲丰碑”尾声VCR的致辞里,鹰角网络联合创始人海猫络合物提到了许多“有故事”的曲子,像是在疫情期间发布的《春弦》,为高考学子们加油鼓劲的《Everything's Alright》。我认为,它们之所以受到玩家喜欢,旋律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感与陪伴。

一位玩家在音律联觉现场认出了自己的留言

有人表达情感,有人接收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游戏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让虚拟的世界与玩家建立了紧密的情感连结。最终,它们走向现实,走向大众与流行,并且确实(作为推动力的一部分)改变了很多东西。

当我们谈起IP时,我们在谈什么

在参加音律联觉之前,我先看了《明日方舟》6周年的前瞻直播。坦白地说,我一开始是被宣传图吸引了:它看起来有些厚重,带点油画质感,复古装饰与配色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黄金时代重现”的感觉。即使我一直认为“舟”的美术实力很强,看到这张图时也不免想和音律联觉现场的朋友们一样大喊:“画了不卖!”

这个可以卖

“互联网嘴替”

到了4月26日直播时,看到一大批蓄势待发的联动,像是《Ave Mujica》、《太鼓之达人》、名创优品、支付宝、大白兔奶糖,还有城市交通卡,以及食玩、宠物主题周边、漫画实体版、美术设定集和模型手办的更新。我又忍不住感慨:“舟”真是无处不在。

又一只兔

提到联动,可说的东西就更多了。近几年来,除了在ACG领域“业内合作”,游戏与消费品牌的跨界联动也已经成了常态。根据一份不完全统计,50款游戏在过去1年里的跨界联动就超过了800次。

二游方面,仅《原神》《明日方舟》《鸣潮》《重返未来:1999》《战双帕弥什》《碧蓝航线》这几个游戏,联动范围就涵盖了数码产品、外设、模型、玩具、食品、餐饮、交通、影院、线上支付等多个方面。而女性向游戏——像是《恋与深空》《恋与制作人》《光与夜之恋》《世界之外》等等——又带来了化妆品、服饰、线下商城、剧院、生活用品的合作品牌。如果再加上《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逆水寒》《剑网3》这样更“大众”的游戏,那么汽车、电动车、外卖软件、奢侈品乃至主题乐园,同样是联动常客。

地图App与游戏的合作由来已久,国内外多款游戏都推出过主题导航语音包

也就是说,你不光能在手机、电脑上玩到游戏。当你走出家门,你可以用上游戏主题的公交卡,或是使用游戏角色的语音导航;到了商圈,你能在各种各样的商店里买到游戏相关的图书、模型、玩具、服装、生活用品;逛累了,餐馆里有联名套餐,咖啡、奶茶也有主题口味;甚至到付款时,你在支付软件里,也能看到游戏相关的元素。

新约能天使动态主题支付宝皮肤套装

《明日方舟》6周年主题“众生行记”支付宝付款码皮肤

用更俗一点的话说,这就是游戏IP的实力。从嘉年华、音乐会、舞台剧、主题乐园里的表演,到快闪、品牌联动、文旅合作,还有文化推广与公益,都是“IP”的一部分。许多游戏将线下活动视为展示IP影响力的机会,那些拥有多个IP的厂商就更乐于做这些事。来的人越多,现场越热闹,越能说明“我们做出了多么了不起的东西”。

“游戏主题音乐会上新闻”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然而,IP并不能凭空出现。它需要强大的内核来支撑,并且以顺其自然的方式呈现在玩家面前。尤其是具体到“需要让很多人走出家门”的线下活动,必须达成的条件,就是满足玩家的期待。而这正是许多玩家亲身参与时吐槽“人太多,下次再也不来了”,下次却仍然第一时间抢票的原因——来到现场,与有着相同爱好、共同语言的人们一起,享受一场表演,一次交流,哪怕只是简单地聊上几句,加个好友,都会成为独特的经历。“有这么多人和我喜欢同一种东西,我们喜爱的东西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IP,其实更像是一种“共同记忆”。它来自玩家们在游戏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故事、情绪、高光时刻、段子和回忆,由此构成了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当这种默契被带到现实中,就会呈现出众多玩家的集体形象。如果用《明日方舟》举例,就是热情而礼貌的人们,音律联觉现场的“画了不卖”和“Dame dane”,交换创作时伸出的手,以及“想要一直支持下去”的长情。玩家们大多数时间可能不热衷于抛头露面,吸引他人注意,但在支持喜爱的事物时,总是不曾缺席。

明年也要一起抢票

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我小的时候,这种回忆是《魔兽世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发自内心地认为暴雪是全世界最好的游戏公司。那么如今,当然也会有伴随着手机游戏、内容型游戏成长的一代人。对于他们来说,一次次主题活动就像锚点,标记出的是爱、回忆以及许许多多个陪伴他们成长的时刻。

不变的光

最后,我可以说说为什么要在开头写下那个俗套的致敬句子了。

多年以前的那场VGL,最后一曲演出前,主持人请大家举起手中的掌机,点亮屏幕,为台上的演员烘托气氛。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流行起来,但现场的玩家几乎人手一台掌机,我还记得自己掏出了PSP,而身边朋友拿的是NDS。看着全场闪耀的光,我的内心被兴奋和感动填满,久久说不出话。这种震撼,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多年以后,在音律联觉“熠曲丰碑”现场,《Everything's Alright》奏响前,大屏幕上显示出文字,邀请现场玩家打开手机闪光灯——如今,智能手机毫无疑问已经走进了所有人的生活。几秒钟后,黑暗之中有无数光点亮起,融汇成一片海洋。

一瞬间,在我眼中,这片光海仿佛与VGL的光亮重合了,现在的我似乎也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许多年过去,我和我的生活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好在对游戏的爱还在。也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但这片光海从未改变。站在音律联觉现场,我想,这是游戏带给我们的东西,而我们也会带着它,与喜爱的游戏一起,走向更远的明天。

这光从未改变
0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