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蛋仔们一起,跳上马头墙

我们可以说游戏传承了文化,导向了正面价值,但实际上,游戏本身就可以成为文化、正向价值的一部分。

编辑陈静2023年12月07日 20时59分

我和朋友经常一起玩《蛋仔派对》。大数据敏锐地察觉到了我的爱好,因此,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我经常收到《蛋仔派对》的推荐——搞笑的瞬间、有特色的地图、庄园建设的巧思,都是我在游戏里经常做的事。

尽管如此,在视频网站上看到《江南梦景》这张地图时,我还是有些意外:进入地图后,两个蛋仔出现在一条乌篷船上,跳上船顶,景色一览无余——弯月、拱桥、树木,还有一幢引人注目的大宅。远远看去,宅院方方正正,颇为典雅;把船摇近仔细观察,白墙、黑瓦、马头墙,带着典型的传统徽派民居特征,十分精致。

在乌篷船顶远眺,可以看到一幢徽派风格的房子

《江南梦景》属于《蛋仔派对》中的“风景图”,难度不高,有一些简单的解谜元素,几个显眼的位置都是预先设置的“打卡点”,相当适合双人共同体验。当两位朋友相互配合、一起登上黛瓦铺就的屋顶,沐浴着月光,他们还能看到墙壁上两行浪漫而略显哀伤的诗句:“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从技术上说,《江南梦景》可能不是最精致的,却很能打动人

坦白地说,在地图中看到徽派民居,读到这两句诗时,我有一种寒毛直竖的感觉——当然不是因为寒冷或者恐惧,而是类似“内心深处一块隐秘的地方被击中”的心情。它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一些回忆。

《蛋仔派对》是一款手机上的派对游戏,顾名思义,许多人把它当成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时间与快乐的方式,其中也包括我。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与此同时,《蛋仔派对》显然还做到了更多。我看到有人将它作为展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途径,而它在地图编辑器和创作者们的加持下,也的确承载起了更多丰富的内涵。

把古建筑带进游戏

在成为游戏编辑之前,我在一家出版社做责任编辑,主要负责建筑题材。出于工作原因,我学到了不少建筑知识,尤其是中国古建筑,也曾经前往实地,听作者(往往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讲述古建筑保护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听到不少专业人士感慨,建筑知识、古建保护知识的普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里固然有当代人生活节奏快、信息流爆炸的原因,但也有建筑自身受地域影响较大、不太容易让人“身临其境”的原因。

现实中的徽派民居,其中一些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就拿徽派民居来说,国内其实有不少保护得相当完善的建筑群和村落,从依山傍水、古朴和谐的布局,到技艺精湛、繁复华丽的砖雕,无不诗意盎然,令人折服;但换个角度看,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古建筑大多是旅游景点,一到旺季,往往人山人海,欣赏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这时,游戏作为一种既能复现实景、又能让人沉浸的形式,起到的作用就很明显了。一直以来,许多游戏厂商和玩家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在《刺客信条:大革命》里攀爬过精准复刻的巴黎圣母院,也在《我的世界》里观赏过宏伟壮丽的紫禁城,而《蛋仔派对》中的乌篷船和徽派建筑当然也可以位列其中。仅从体验的角度说,游戏比书籍、视频更直观,更有参与感。如果要在游戏领域继续细分,那么派对游戏比开放世界、沙盒游戏更具有社交性;手机游戏又要比PC、主机游戏更便捷——这些正是《蛋仔派对》的优势,出于平台限制,它在古建筑的还原上可能做不到极度精致,但在“人人可玩,随时开玩”这方面,人们真的很难想象比它更加合适的类型。

还有不少传统主题的“纯欣赏图”,比如这张《秋月映山河》

第一次看到《江南梦景》时,我就开始想象另一些玩家会在怎样的场合下玩到它:这张地图适合双人同玩,进入游戏的玩家是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还是相隔千里的两个好友?在地图中跳跃攀登、寻找彩蛋的玩家里,会不会有人正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不过,不论如何,在《蛋仔派对》里体验一张徽派民居地图,或是在视频平台上观看其他人分享的庄园设计,对于玩家来说都十分方便,几乎只要动动手即可完成。而这些内容在他们脑海中也会留下印象。我毫不怀疑会有人对此产生兴趣,到现实中的安徽走上几趟;可能还会有人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古建筑的研究者和保护者。

玩家在《蛋仔派对》中“复刻”的苏州园林

2019年,巴黎圣母院失火,人们因此谈论起《刺客信条:大革命》中的巴黎圣母院和圣母百花大教堂。在8000公里之外的中国,我们也想起了应县木塔,以及比它历史更悠久的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某种意义上,现实中的意外提醒了人们珍视有形的、具体的文化表征,并且开始思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们,如何以更多样的形式保护它们。从这个角度,《刺客信条:大革命》中的巴黎圣母院、《我的世界》中的紫禁城和《蛋仔派对》中的徽派民居有着相同的意义,它们以一种快乐而便捷的方式打动着数以万计的人:许多重要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

游戏与文化,双向选择

假如把视线拉得更远一些,我们还能在《蛋仔派对》里看到许多传统文化要素,或是完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创作。这当然与游戏官方的重视有很大关系,逢年过节、重大更新中,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都相当丰富:去年国庆开启舞狮主题活动,周年庆融合了川蜀文化,今年国庆则以苗寨为主题,与银饰、豆染、竹编、花灯4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合作,“揪出捣蛋鬼”模式也更新了以中式建筑为背景的地图《荷风庭院》。

在非遗主题联动企划中,《蛋仔派对》与非遗传承人们共同创作

与此同时,《蛋仔派对》乐园的每日推荐中,还会不定期推出各类传统文化细分领域的合集地图,将优秀作品大力推荐给更多玩家。在此基础上,游戏官方在创作活动上还有不少鼓励与引导,比如近期结束的“超级工匠招募”中,传统文化展台比重颇高。而在11月17日开启的“古韵华章地图创作赛”中,“国风”更是成为核心主题。

“古韵华章地图创作赛”

在这种鼓励与引导下,玩家们迸发出了极高的创作热情,传统文化主题的数量和范畴都相当丰富。在乐园里用关键词搜索,可以发现许多兼具质量与人气的地图——剪纸主题的《纸落成雕》《纸随剪转》《红福蝶》,皮影戏主题的《老北京皮影戏》《绘影记》,戏曲主题的《京剧·花旦》,簪花主题的《以花为簪,以海为生》……这些作者们还有一种让我十分欣赏的特质:他们并不是带着功利的目标来做这些,而是出于喜好、兴趣,或者仅仅是“今天我想做这个”——我很喜欢这种无心插柳式的创作和“润物细无声”式的扩散过程。

这些作品中,我最喜欢《华灯初上,透空留影》和《绘影记》。《华灯初上,透空留影》是《蛋仔派对》携手优秀地图创作者“浦西可乐”与非遗“仙居花灯”的传承匠人,三方共同合作制成的地图,“浦西可乐”将他擅长色彩、艺术与梦幻感的个人特色发挥得相当出色,柔美的画面、“万花筒”视觉效果和跳跃时自动修剪图样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终点场景更是美丽而精巧,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氛围:在我们的语境里,点起这样美丽花灯的场合,往往还意味着团聚,又带着许多的温暖和一点点稍纵即逝的忧伤。

玩家通关《华灯初上,透空留影》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仙居花灯制作的几个重要步骤

相比之下,《绘影记》是那种非常直观的作品,看到它第一眼,就会感觉到作者并非等闲之辈——要么是发自内心地喜爱皮影戏,并且对它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要么是在其中投入了大量时间与耐心,当然,也有可能两者兼有。与其他传统戏剧相似,皮影戏也是一种高度抽象、概括的艺术,而《绘影记》的场景将几位经典角色的形象、细节、繁复与华丽都表现了出来。玩家跳跃闯关部分则采用了白雪、梅花等元素,兼具玩法与氛围感。再直白一点说,它是能够带来视觉震撼的作品。

《绘影记》中的一个场景

官方和地图创作者们,正在通过游戏延续文化命脉,这是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非遗技艺合作时,几位《蛋仔派对》的创作者与传承人们见了面,在沟通中了解技艺的精髓;当一位皮影戏匠人看到《绘影记》时,他(她)应该也会表达出由衷的肯定。这些创作尽皆诞生于我们所处的文化中,同时又参与了这种文化,让它们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式再生。用一个更常见的词来说,就是“传承”。

我们终于还是谈到了“文化传承”。如果要解释这种“传承”,或许可以把它理解为游戏与文化之间一种更深层、更紧密的联系:游戏正在主动拥抱传统文化,相应地,传统文化也可以主动拥抱游戏。它们可以是有形的,比如建筑、花灯和皮影戏;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诗歌和乐曲。实际上,包括《蛋仔派对》在内,许多游戏都在做这件事,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看到更多。

与游戏一起前行

沿着《江南梦景》与传统文化,我还在《蛋仔派对》里看到了另一些主题,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对校园霸凌、心理疾病、无障碍群体的关注;还有的可以唤起人们对远方的思索,比如环境与生态保护、社会与公共议题。这些其实也不太难理解——《蛋仔派对》里的好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不少玩家觉得,它不仅是一款好玩的游戏,也像是一个把多元、创意、具备内在价值的作品提供给人们的平台。

这又为《蛋仔派对》加上了一点特殊的意义:作为派对游戏,它为不同年龄、性格、爱好的人们提供了游戏和社交的乐趣。作为平台,它将丰富的内容呈现给越来越多的玩家,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传达着能够打动人心、引起人们共鸣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当然可以说游戏传承了文化,引导了正面价值,不过,假如换一个角度,游戏本身就是文化、正向价值的一部分:它的文化属性可以承载更多表达,包括许多我们熟悉又喜爱的事物;它的参与感、互动属性又可以成为人与人、代际与代际之间的纽带。而这一切都由一个个温暖而快乐的细节构成,它可以是《蛋仔派对》一张自制地图上的一座建筑、两行诗句,也可以是更微小的东西。“是自己,又是别的,像河水一样长流不息。”

0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