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了桌游走出家门

假如电子游戏、电子竞技可以帮助更多的残疾年轻人追梦,那么桌游自然也能成为更多残疾人、老年人收获平等、追求快乐的方式。

编辑陈静2021年04月14日 15时00分

《UNO》(中译《优诺》)是一款基于数字和颜色展开规则的纸牌游戏,因玩家打出倒数第二张牌时必须喊出“Uno”而得名。这款由美国人梅尔·罗宾斯(Merle Robbins)于1971年发明的游戏,在50年里经历规则变化与版权更替,如今已成为世界最为知名的桌游之一,销量过亿。

为了纪念《UNO》50周年,发行商美泰(Mattel)计划举办一场世界锦标赛。作为世界锦标赛的一部分,《UNO》2021中国大奖赛在今年3月开赛,优胜者将在11月与全球强手一起,争夺世界冠军和不菲的奖金。

3月25日,《UNO》2021中国大奖赛北京赛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选手。

特殊选手

下午1点半,我到达望京街道温馨家园时,陈旻鹭已经等待多时。她带我走进赛场,选手们4人一组,分坐在七八张桌子旁,一名身穿蓝色志愿者背心的工作人员正在讲解比赛中的“质疑”规则。

比赛开始前,志愿者向选手们讲解规则

选手们听得聚精会神。粗略看去,都是普通的桌游爱好者,唯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中绝大多数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不少人头发花白。考虑到当天是工作日,这看起来也颇为合理。

规则讲解完毕,比赛准时开始。先前略显拘谨的选手们立刻变得活跃起来,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手里和对手打出的牌,唯恐错过胜机。这时我才注意到,一些选手的动作与其他人明显不同——有的把手牌凑到眼前,同桌人每打出一张牌,都向他大声提醒;有的用手势指出牌上的花色;有的打到激动处,一挥手,碰倒了桌边的拐杖。

“这里的选手都是残疾人。”陈旻鹭对我说。

陈旻鹭是桌游平台“集石桌游”创始人,平时与国内外许多桌游开发商、发行商有合作。这次《UNO》中国大奖赛,集石也是主办方之一。她说,北京赛区第一场,选择在望京温馨家园组织残疾人选手参赛,是多方合作、精心安排的。

选手报名也是通过集石桌游App完成的

温馨家园

对于一般人来说,温馨家园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实际上,“温馨家园”是国内面向残疾人的基层服务中心。根据北京市残联2020年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有520多个温馨家园,分散在各个社区、街道,年服务残疾人200余万次。

其中,望京街道温馨家园是十分特殊的一个。望京街道残联理事长王宏伟告诉我,两年前,残联与陈旻鹭她们的平台合作,在这里办过一场桌游比赛。此后一直有桌游公司、志愿者不断捐赠游戏。为了让这些游戏不闲置,他们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为残疾人服务的桌游图书馆。“只要有残疾证,就可以来这里玩桌游,还可以把桌游借回家。”王宏伟说。

参赛选手和志愿者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内合影留念

温馨家园桌游图书馆对残疾人不设门槛。2011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残联发布《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将我国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几类。考虑到不同类型残疾人的需求,温馨家园桌游图书馆会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游戏,或是适当更改已有游戏的规则,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与其他类型相比,让视力残疾人群加入游戏的难度更大。桌游图书馆的做法是,一方面尽量收集盲文游戏,另一方面主动与桌游公司联系,让他们在一些规则简单、适合大众的游戏里加入盲文。

“这只是最基础的。”王宏伟说,“就拿《UNO》来说,虽然牌面上印了盲文,残疾人能摸到自己的牌,但他们还是不知道其他人出了什么牌。这种情况下,要么需要志愿者帮忙报牌,要么需要专门设置一个出牌区,让大家都来摸。”但这些仍然不是最佳解决办法,她们还在寻找其他途径。

盲文版《UNO》让视力有障碍的玩家也可以参与游戏

尽管仍有不便,《UNO》却已经是最适合残疾人群广泛加入的桌游之一。它的规则简单、玩家人数弹性大,还有针对性地做了盲文牌、色盲专用牌等等设计。从这个角度说,望京温馨家园与《UNO》2021中国大奖赛的合作,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提起组织残疾人桌游比赛的初衷,王宏伟说起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促进残疾人的互融,让残疾人突破小圈子,和其他群体更多沟通融合。”她觉得,在这个层面上,游戏有着更纯粹的形式和更平等的氛围。“如果是其他活动,很多人也许会当成一种任务,但游戏不一样。游戏面前,人人平等,收获的是纯粹的快乐。”

主办方也努力让比赛变得“不那么像比赛”。根据规定,整场比赛只有前两名可以获得奖品并晋级,但志愿者们自费给所有参赛者都准备了礼品。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只要走出家门,来参加比赛,就是一种积极的体验。

只要是愿意来参加比赛的残疾人选手,志愿者就为他们准备了证书和纪念品

自我认同

几十位参赛选手里,云姐是最引人瞩目的。她开朗、热情、时尚,总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我其实是来当‘托儿’的。”云姐笑着对我说。

由于不追求成绩,云姐显得相当轻松(图片中央红色上衣、手拿纸杯者为云姐)

云姐是个大忙人,“简历能写3页A4纸”,北京电视台美食地图特别嘉宾、市残联“七大”代表、望京街道残联副主席、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每个头衔都承担着不小的责任。仅凭外表,很难相信她有如此多的热情和能量。

云姐自小视力就不太好,但在40岁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是高度近视。后来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左眼仅有光感,右眼视力也不佳——这已经达到了4级残疾标准。她因此办理了残疾证。

云姐告诉我,办了(残疾)证之后,她的生活没有太多变化,但心理变化“非常大”。她以前一直在各种“助残项目”当志愿者,觉得自己是在“积极帮助别人”;有了残疾人这个身份认同之后,“帮助别人”变成了“帮助自己”。

“对于残疾人来说,我们不需要怜悯的眼神,也不需要廉价的爱心。”这也是许多残疾人在面对“帮助”时的普遍想法。云姐说,随着社会发展,对残疾人的主动歧视在减少,但被动歧视仍然广泛存在——不少人觉得残疾人群和自己不一样,“我能做的你做不了,我能玩的你玩不了,我就理所当然地不和你交流”。这正是双方缺乏沟通、缺乏分享的结果。

比起生活条件,云姐更关心残疾人心理上的变化。如果有什么新渠道能让他们更平等、更顺畅地融入社会,她都愿意去尝试。

桌游也是其中之一。云姐接触桌游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发现了桌游最大的优点——“玩桌游是一种乐趣,同时,教别人玩也是一种乐趣。我学会了,再教别人,对方也学会了,我获得的快乐丝毫不比玩游戏少。”

“游戏”的优点是对玩家一视同仁——残疾人、健全人、老年人、青年人,都是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成就感”是残疾人们最宝贵的收获。云姐举了个美食圈的例子:一次活动中,她曾教一个残疾小伙子学做一道鸡翅。再见面时,小伙子兴奋地对她说,自从学会了做鸡翅,全家对他的态度从一个需要帮助、关怀的对象,变成了平等的、互相分享快乐的成员。“游戏也是同样的道理。”云姐说,“尤其是那些轻度智力残疾的人,他们日常生活其实没有太大问题,但周围的人往往会给他们定性,认为他们什么都不会。如果他们可以和普通人一起顺畅地玩桌游,不光他们自己能收获快乐和认同,也会让其他人对他们更加认可。”

在桌游之外,云姐还有许多圈子:围棋、美食、教育、志愿者……作为活动组织者,她深知“细水长流”的重要性,涉及到残疾人、老年人、少数群体,只有可复制、可延续、可成长的活动,才能保证长期有效。

她已经开始把桌游活动从望京温馨家园,逐渐推广到更多为残疾人、老年人、少数群体服务的地方。比赛现场,她找来了一位在丰台区负责养老工作的朋友,学习哪些游戏适合老年人参与。在这之前,她主持的《强国梦》《垃圾分类》桌游局随着朋友圈辐射到北京各个街道、区县,不少人开始关注桌游在养老、残疾人服务方面的作用。

比赛结束后,云姐和陈旻鹭向丰台区养老服务工作者们介绍桌游

我问云姐,这样的工作是不是只有像她一样热情、感染力强、让人们有共鸣的组织者才能做到。她想了想,回答:“所以我是来当‘托儿’的,我想托着他们向前走。”

寻找勇气

比赛结束,冠亚军也有了归属。冠军蒋哥是肢体残疾,亚军刘老师则是年龄最大的选手,视力残疾的她已经70岁了。他们将代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桌游图书馆参加《UNO》世界锦标赛中国区北京城市赛。云姐以微弱的差距,获得第4名。

冠军蒋哥和亚军刘老师

云姐对这个成绩相当满意。“差一点儿我就是第3了。”第3名是她的朋友。她指着身后的一幢居民楼说:“他就住这个楼,是因为我邀请他,他才来参加比赛的。”据说,第3名只来温馨家园玩过3次,“第1次学习规则,第2次熟悉对战,第3次正式比赛,然后就得了第3名。”提起这件事,云姐的语气颇为自豪。

关于比赛,云姐与王宏伟、陈旻鹭有着共同的理解——比起胜负,互融、沟通与乐趣更加重要。比赛和活动带给他们的,除了认同,还有愿意敞开心扉的勇气。“对于许多残疾人来说,走出家门,走到我们面前,已经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他们克服了旁人的歧视,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这就已经很难得了。”云姐说,等到疫情进一步缓解之后,她们还会加大力度,在公园、商场等公共场合推广桌游活动,鼓励残疾人们拿出更多的勇气与自信,走出家门,收获游戏的乐趣。

结语

在越来越多的关注之下,“残疾人”与“游戏”的关系似乎也越来越密切。

我曾经采访过为孤独症孩子们开发游戏的制作者们,也与参加电竞比赛的听障选手们聊过天——在这个意义上,假如电子游戏、电子竞技可以帮助更多的残疾年轻人追梦,那么更加广义的“游戏”自然也能成为残疾人、老年人收获平等、追求快乐的方式。

(文中云姐为化名。)

1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