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同人不同命

退圈保平安。

编辑陈静2020年07月14日 18时35分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不管什么时候,“注意安全”总没错(图/小罗)

“同人”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夸张点儿说,凡是人们能接触的领域,小说、电影、动画、漫画、电视剧、综艺节目、美术、建筑、科学……不管对象是不是人类,是真实还是虚构的,只有你想象不到的,没有同人不能搞的。

游戏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现在游戏和同人几乎成了普遍共生的状态——当然这里说的同人是广义上的同人,我也反对一提同人就联想起小本子、小黄文的说法——前段时间“动森”火了,左轮老爷没少转发同人图和同人视频,遇到和“JOJO”、特摄相关的内容还不忘@我去看。总而言之,大多数时候我都觉得,只要自己心态平和,同人带来的还是快乐居多。就算不小心踩到雷,用“关掉页面就当没看见”之法也能解决,且万试万灵。

用“动森”进行的同人创作也不少

但话又说回来,在享受同人快乐的同时,我还保持着相当的警惕。总的来说,在国外平台浏览国外作品的同人,最为安全;国外平台,国内作品的同人,也还可以;国内平台,国外作品的同人,不太安全;国内平台,国内作品的同人,看运气……

倒不是我对国外平台和国外作品有偏爱,不论欧美还是日韩,同人文化发端比国内早,历史上的破烂事儿也是满坑满谷。官方强硬如迪士尼和任天堂,一个衍生出了“如果在海上遇难,只要在沙滩上画只米奇老鼠,迪士尼就会立刻去把你带回来起诉”的段子,另一个有过“跨省”逮捕“皮卡丘”同人作者的真实记录,类似的故事大家应该也听过不少。

有段时间,假如我想看《死亡搁浅》同人(特别是“麦叔”相关),就会不由自主地打开小岛秀夫的推特

“皮卡丘事件”时间线

民间奇葩当然也层出不穷,日本自从同人志形成成熟产业,作者逃税的真假消息就一直不断;不同领域同人的“民间规则”五花八门,人们一面创作和享受着大量同人成果,另一面又战战兢兢,动辄不安。美国人民做起事来就更直接:据说,一位姑娘因为同人分歧而冲上去剪了另一个姑娘的辫子。至于一些更极端的传闻,因为没有仔细验证过,就不多举例了。

在我印象里,这是数额非常大的一次同人逃税案:某作者逃税6570万日元,最后补缴了9300万日元

整体来说,或许是经过了奇葩辈出的时代,现今大部分作品、作者和制作公司对同人的态度都十分宽松,那些本来就是同人出身,或是自己乐于下场看同人、搞同人的作者和团队自不必说,一直以来的“最强法务部”迪士尼和任天堂也松了口,就算不支持,至少也是个“视而不见”“无可奉告”。更成熟的做法则是把同人创作规则落实到文字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清清楚楚。比如微软,面对“光环”同人游戏,他们与作者达成了“免责协议”,双方你好我也好,也显得格局颇高。

2018年,“库巴姬”火了一把,但火得快凉得也快

但在国内,事情似乎又是另一副样子。远的不说,今年2月以来,流量饭圈就引发了一次持续时间很久的事件,后续扬起的风浪又远不是同人(或者说中文同人创作)相关群体所能承受的。这件事儿至今还没完,这里就不详述了。

这两天,我还看到某国产动画官方起诉同人作者的事件。虽然表面原因是同人作者“不当盈利”,事后官方也出了一份“同人创作指引”,从条目中却也可以看出目前一些国内作品版权方对待同人的态度——既想吃同人的流量红利,又不想付出额外费用,甚至想把同人作者严格限制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相关讨论中,也有同人作者用亲身经历表示,许多官方在作品出版、上线、上映前就私下联系同人作者,想借助她们的文字、图片、视频来引导作品的流量走向——大部分都是不想付钱的。

即使是支持同人的官方,往往也会将“非盈利”作为条件,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也有官方会默认同人制品制作过程中的成本)。但如这位作者所说,官方找同人作者创作,又不想按照稿酬标准付费,就很奇葩了

同人处在版权灰色地带,假如官方明确反对同人,我完全可以理解。但说实话,对于那些既想要同人带来的流量,又希望同人完全被自己控制,稍越雷池就号召粉丝围攻的官方,我就很不喜欢。在我心目中,同人作品的精髓就在于五花八门,我永远不知道点开一篇文、一幅图、一本漫画、一个视频、一个小游戏之后会看到怎样的内容——可能是惊喜,可能是惊雷,但我仍然尊重每个人付出的劳动。

当然,假如再想想这些官方行为背后的原因,也许更不乐观。从“小众文化”“灰色地带”,到风口浪尖,被举报,被起诉,同人和同人作者都显得有些身不由己。有人说,同人回归小众是最好的,但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资本运作与流量经济已经把同人推了出来,竭泽而渔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同人作者们进退两难的环境,还会持续很久。

也许“退圈保平安”真的是最正确的选择吧。

1

编辑 陈静

chenjing@chuapp.com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决斗者

查看更多陈静的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