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就爱看别人玩游戏

一种更偷懒的游玩方式。

实习编辑姚楚杉2025年09月05日 10时14分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有些时候,相比自己玩游戏,我会更喜欢看别人玩。

我第一次看别人打游戏是在小学的时候。当时,堂哥比我有钱得多,他有一台索尼的主机。放学了,我就跑去他家看他打游戏,并隐隐期待着他玩累了的时候,能给我也玩一会儿。不过,他一直没给我玩过,可能是怕我弄坏手柄,我也没在他家待太久,很快就被我妈抓回去写作业了。

仔细想来,“爱看别人玩游戏”这个习惯可能是我大学时期养成的。那时候直播行业刚刚兴起,我沉迷于《英雄联盟》,看直播的目的基本上是学技术。第一视角加上主播的即时解说,让我的游戏理解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排位赛的段位没有提高,但和队友吵架的实力涨了好大一截儿。

那段经历也让我邂逅了一个至今难忘的主播——“阿倪蛋糕店”,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他。相隔10年,当时他的游戏水平究竟行还是不行,我已经忘了;从他直播里学到的东西,我也忘了,只有他在游戏间隙口述的故事,他和另一名玩家“金刀大汉”的恩怨情仇还留在心间。

B站还有相关的切片留存,现在点进去看,就像走进了“赛博博物馆”

有一段时间,我对恐怖、猎奇类的游戏特别着迷,又不敢亲自体验,于是在视频网站上搜索全流程解说成了最优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B站Up主Wilson的“湖景谷”系列,游戏自身的素质高是一方面,Up主精彩的演绎、非常有品位的配乐又把这部佳作的观感提高了一个台阶。

我最喜欢的Up主之一,目前已经淡出B站,希望他现实人生的学业和事业都能一帆风顺

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Up主精彩的策略与操作,细细品味游戏渗出的怪诞、扭曲、疯狂、血腥气味,这些都能让我接下来的睡眠质量变得更高。由于不是自己玩,我得以在“安全的距离”满足猎奇的需要,实在令人舒适。

后来经过朋友推荐,我又入了“魂游”的坑。我很喜欢它们,但也不得不承认玩这类游戏很累,需要沉浸、专注地寻找道路,和宫崎英高的恶意斗智斗勇;需要一次次战胜挫败感,去面对下一次的死亡。所以在下班之后,即使我很想玩,说服自己打开《只狼》《艾尔登法环》等游戏,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这个时候,看别人玩游戏的好处又体现出来了。我还有个爱好是拉萌新入坑,光是《艾尔登法环》本体我就送了四五份给不同的朋友,有些还是原价买的。接受这份礼物的代价就是,当他们玩游戏的时候,最好开直播给我看。其中有位朋友真的很有毅力,给我播了从“无用之人”到“艾尔登之王”的全过程,大概60多个小时;我也很有毅力,从头看到了尾,一点儿没落下。

看别人玩,就像自己又重新玩了一遍。最主要的愉悦感来源,莫过于“我踩过的坑他几乎都踩到了”。

比如,我曾经在游戏前期,千辛万苦打死Boss“飞龙亚基尔”,原以为地下室的宝箱会给什么好东西,结果是个传送陷阱。我被传到一个满是“腐败眷属”(对等级低的玩家来说特别难打,一招的伤害接近秒杀)的洞窟里,只有找到出口才能再次使用传送功能——此时我的身上还有打败飞龙给的奖励没花,如果死2次,这些钱就彻底没了——最终我没能留住那些钱,白忙活一下午。

那可真是给我气坏了,有两三天我都没再打开游戏。看朋友直播玩到这里时,他和我经历了同样的事,拿着击败飞龙给的奖励,美滋滋地打开了地下室的宝箱——哎,这就对啦,朋友,就应该这样!

他的哀嚎,我爽朗的笑,合奏起来真是美妙。我在心里不断确信宫崎英高是对的,此等设计简直是艺术中的艺术,最好全世界的人都给我来品鉴。

面对特别喜欢的游戏,我很希望自己能有个“没玩过的大脑”,《艾尔登法环》如此,《旷野之息》也是如此。或许“怂恿”萌新去玩它们,也是这种想法的体现。借着别人的“新鲜脑子”,从他们与游戏的交互里,从他们的临场反应中,我又一次体验了这些伟大的作品。而且还是全然无痛的,我可以瘫在座椅里,边吃东西边看,时不时点评两句,有种寄生在别人身上看风景的爽。

0

实习编辑 姚楚杉

狂热游戏爱好者,超绝代入党,手残。梦想是成为魔法师,如果不能,那就多写点有意义的文字。

查看更多姚楚杉的文章
关闭窗口